移动加权平均法 退货产生的价差怎么处理

2019-11-07 16:03 来源:网友分享
5400
在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发生退货时,按照原出货成本进行退货的成本处理,这样库存单价因为这单就会改变,如果后期发出退货,那成本如何确认?是退货时的成本,还是当下加权平均后的库存成本?接下来就来讲解下移动加权平均法退货产生的价差怎么处理.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什么?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准确,但这种方法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用存货举例子吧

1日买存货1个单价 5元/个 15日买存货1个 单价 6元/个 20日买存货1个单价 7元/个

如果是加权平均法,那么就在月底确认单价那么就是 (5+6+7)/3个 这个就是加权平均单价

移动加权平均呢 比较麻烦但是比较准确 还是上边那个例子 比如16日发出了一个存货,那么现在就要确定发出价格了,怎么确定呢就是前边买的也就是1日和15日的价格相加除以存货数量 (5+6)/2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月初库存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

移动加权是分批计算的进一次算一次

单位成本=(原有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移动加权平均法 退货产生的价差怎么处理

移动加权平均法 退货产生的价差怎么处理

应该按原出货成本进行退货成本处理.

移动加权平均法出现负库存时用什么公式?

如果允许先销售、后验收,最好不要去计较毛利、毛利率和成本的多少和高低.

此外,由于成本核算方法采用的是每月分摊的综合差价率法,所以,如果一个商品在某个月因负库存销售引起了毛利和成本的异常,这种异常一直会影响到月末库存等于零的那个月为止.

再好的算法,遇到特例可能就会发生问题,或者说要使算法没有问题,一定需要一些规则.

移动加权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有什么区别?

移动加权平均法,采用移动计算,即每增加一次物资入库,依据数量单价对库存总额的影响,计算一次平均价格,做为计算此后的出库的单价;按业务发生的时间排序.

加权平均法呢,是每月末把入库的数据和期初的数据合计,然后计算平均单价(做为出库的单价).按月内的全部入库数据和期初结存一次计算出库的单价.

举个例子,大兴公司2005年期初存货10000件,成本为40 000元,本期销货60 000件.本期进货情况如下;

日期 单价 数量

4月7日 4.10元 20 000件

5月18日 4.15元 30 000件

9月6日 4.21元 20 000件

11月20日 4.25元 8 000件

采用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发出存货的单位成本=(40000+20000*4.1+30000*4.15+20000*4.21+8000*4.25)/(10000+20000+30000+20000+8000)=4.1443

发出存货成本=60000*1.1443=68658元

移动平均(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在一个月内每次进货的时候都得计算一次平均单价.

补充:只有一种移动的,还有一种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退货产生的价差怎么处理?根据上文内容大家应该知道按原出货成本进行退货成本处理.关于移动加权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有什么区别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出现负库存时用什么公式等移动加权法的相关内容都有延伸,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和会计学堂小编联系.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