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会备考必知的一些问题

2017-07-24 16:00 来源:网友分享
887
会计学堂为大家整理了25个备考2017年CPA必须知道的问题,希望为大家解疑释惑。

  一、什么人可以考注会?

  官方的要求是: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都可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高等专科学历:高等专科学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专科(大专)学历。

  也就是说: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含应届生)就可以报考注会。

  二、考了注会可以干什么?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要“注会+司法”?

  注会≠会计≠审计、司法考试≠律师,其实大家可以看看各大金融机构的招聘(特别是券商、基金和私募),基本都会有个要求“有cpa、司法考试的优先”,甚至有的要求“cpa过了两科及以上的优先”,其实对于众多学校一般的同学来说,这两个证书相当于金融行业的敲门砖,而金融行业也就相当于高薪的代名词。

  三、每年报考几门适合?

  在职上班族:报考注会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在职,因此学习起来更加辛苦,如果不用加班,建议3门合适,也可以“保三争四”,如果经常加班,那最好只报考两门。

  全职备考:如果学习能力强,肯定可以争取六门,至于怎么争取,稍后讨论;如果学习能力一般,那么建议4门优先,因为学习能力一般会对后期的多科交叉复习无力,所以建议不贪多,4科最多!(关于学习能力的强弱可以自己评估一下,一般来说,本科学校好的同学,学习能力好的概率更大。)

  四、注会每年变化大么?

  各项准则每年可能会有一些小的变化,但是整体来说变化都不大,我们要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去把控这种变化。换句话说,变化总是好事情,变化的点可考性大,变化的点考点必然很基础,这其实更有利于我们把控。比如税法的“营改增”,这对考试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消息,营业税实际上考点比较杂乱,将营业税增值税掺杂在一起出考题也是以前的重要考题,“营改增”之后没有了营业税,其实整个税法考试变得更简单,毕竟增值税更容易掌握。

  变化永远不是你放弃的借口,而是你开心的理由。

  五、考注会了就能够走向人生巅峰?学注会能学到什么?

  注会这个证书一直有点被神化的感觉。这个证书对你的人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考完了注会并不代表你就马上升职,马上加薪,我觉得注会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

  1、学到知识。其实考证是学习知识的最好的办法,如果真的让我们漫无目的地学习,其实我们基本上不会坚持,但是通过考证可以让知识系统化,让知识深化。

  2、懂得坚持。注会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毕竟六科,书也这么厚,最短两年考完(专业+综合),但是大部分是三年或者四年,能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坚持下来,真的是心态的一种折磨,这都能坚持下来,其实以后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你会发现什么都不那么难了。

  3、懂得安静。学习是一个安静的过程,注会的书本这么厚,如果不能沉下来学习,就算花了时间也过不了,因此在学习注会的过程中是一个沉下来的过程,这对人生的影响可能大于知识的影响,它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不急不躁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六、我们学习注会最大的误区在哪里?

  当然很多同学都是学习很厉害,明白怎么去学习,但是更多的人初始进入注会的学习存在一定误区,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

  我们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回忆一下你们备考注会直到放弃的经历:决定考注会--很激动地买书--很激动地翻开书--很激动地阅读每一个字眼--很激动地写笔记--很激动地想记忆每个知识点--很激动地想搞懂每个名词解释--很激动地百度每个名词--然后发现不懂的名词越来越多--然后逐渐丧失学习热情--然后慢慢放弃。

  1、注会书籍的特点:注会书籍的特点就是前后交叉,名词解释也是前后交叉,比如在前言就有“融资租赁”“资产减值损失”“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等专用名词,实际上在前言只是举例用一下而已,真的学习是在后面的章节学习,那么我们再第一遍开始的时候能否稍微大气点往后看,学到了该学的章节你发现“哦,原来这个知识点在这里啊”,所以刚进入注会稍微放松一点,慢慢往前赶进度,不要总是遇到不懂得就停下来去百度查询,否则你学的很零碎很累,慢慢就放弃了。

  2、学注会≠背注会。很多同学翻开书籍就想像初中学习一样去背书,这么厚的书怎么背啊!因此很显然“学注会≠背注会”!比如注会的前言章节,基本都是文字内容,难道需要全部背?其实压根没啥考点!比如战略这么厚一本书,难道全部需要背?其实根据“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的这个框架往下慢慢一层层的剥下去,整个思路逐步清晰,也会逐步胸有成竹,所以千万不能把“学注会等同于背注会”。

  七、注册会计师和司法考试真的是最难的考试吗?

  就我个人来讲,我认为注册会计师的难度要大于司法考试,但是这两个都是文科类的考试,基本没啥大规模的计算和思考。比如财管,很多人觉得可能要计算很多很多,其实财管的大题基本都是那些类型,比如经济订货量,比如资本预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这些都能够在平时训练起来。

  八、会计分录都不会是不是因为基础太差?需要重新去学习基础会计么?会计分录需要背诵么?

  1、会计分录本身不是什么难点,而且“借”“贷”两个字本身也没啥特别的意义,只是为了区分“左”和“右”而已,所以这并不是难点。我们来看看一个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那么所有者权益包括投资者投入和利润的留存,假设全部留存,那么这个公式可以变化:

  资产=负债+投资者投入+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投资者投入+收入

  左边:增加记“借”,减少记“贷”

  右边: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借”和“贷”两个字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所以不要过多理解。

  2、会计分录需要背诵么?

  会计分录要去动笔默写,不是靠背诵,每一章课本的分录都要自己背着书去默写一遍,看看跟书本的差距在哪里,这样不断地提升,你会发现对会计科目和会计分录的理解逐步提升。不用着急,这个提升是很快但是也是默默的一个过程!

  九、报考的门数比较多,该如何学习?

  “一门接着一门,穿插复习”。当时我是铁了心要考六门,所以这个规划就特别重要。我的做法是:

  1、首先集中精力学习会计。

  2、会计学习差不多90%的时候,我会加一门税法,然后在学习税法的新课的时候结束掉会计并复习,由于复习比较快,所以税法学习完毕,会计差不多也复习了1-2遍。

  3、税法差不多学习完毕我就加上审计,在学习审计的过程中抽时间继续复习会计和税法。

  4、审计学习完毕我就再加上经济法。

  5、最后是财管和战略。

  如此反复学习基本每科能复习2-5遍。

  十、记忆不好会影响注会的学习么?

  其实对于记忆不好这个事情我没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记忆到底如何。但是我觉得如果“考注会=背注会”的话,其实中注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测试一下记忆力,然后直接给记忆力好的发证书就行。既然还需要我们考,那我想我们就要纠正“考注会≠背注会”。

  那就拿你们认为最需要背诵的经济法为例,我们如何使用“框架法”:

  回忆一下合同法:一想到合同法,那基本的框架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合同法简介——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解除——违约责任”,这本就是一根线,在合同的履行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合同的变更和合同的担保”,这样可以把合同法理顺,比如涉及到合同的履行,那么涉及到几个内容“合同的抗辩以及代位权和撤销权”,表格如下:

注会

  如果能够在本章的最开篇花15分钟将这个表格完整的讲一遍,帮助学员搭建好合同法的整章框架,再逐步进入细节学习是不是就非常清晰,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学?然后再没事的时候对照这个表格回忆一遍,我相信对记忆的要求并没有这么高!

    十一、注册会计师考试适合“题海战术”吗?

  任何一种考试其实都是“输入——输出”的套路,但是这个“输入”绝不是像计算机一样复制进去,而是要有“思考”的去输入,因此要注意几个问题:

  1、求精不贪多!十道题做一遍,不如一道题做十遍。每道好题,我们应该有喜极而泣的感觉,每道好题,必然知识点清晰,考点明确,每道好题,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应该遵从如下的学习步骤:

  (1)第一遍:搞懂这一道题目,知道怎么做,答案是什么。

  (2)第二遍:分析这道题好在哪里,你从这道题学到了什么,你独立做会怎么错,有哪些关联知识点?

  (3)第三遍:最后独立完整做一遍,看看是否还有盲点?

  (4)最后:拿出你的改错本,就像对待自己的心仪的女生的一样认真地记录到改错本上面,没事就拿出来思考一遍

  2、书上例题和真题是最佳习题。很多人学习喜欢本末倒置,总喜欢去找难题怪题,结果其实连书上例题和真题都没有搞懂,其实不管题目的难和简单,都是由基础知识组成的,因此,最佳的联系题目第一就是书上例题,书上例题不管难还是简单也务必动笔去重新做一次,第二就是真题,真题做十遍也不为过,但是要动笔去做,从脑筋去思考。所以请重视书上例题和真题吧,他们就是最佳的习题!

  十二、为什么学习期间不能出去旅游?为什么不管多忙都要学习半个小时?

  从开课第一天开始我就强调,一旦开课,不准出去旅游,不管多忙,都要花半个小时翻一下课件!学习贵在坚持,贵在持续,而不在于突击性的学习24个小时。

  为什么不能出去旅游:旅游是心态的完全放松,是心里防线的彻底松懈,出去旅游几天,你再回来学习,你会发现之前学习的很多东西都忘记了,因为你心里松懈了,有人说我可以旅游的时候边旅游边学习,那么你们大学的寒假带一堆书回家有看么?

  为什么再忙都要花半个小时翻一下课件:这也是保持状态的方法,是通过翻课件或者讲义来刺激自己的大脑,告诉大脑自己没有松懈,也顺带回忆一下知识点,尽量让自己遗忘更少。

   十三、大四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吗?可以代报名吗?

  1、大四下可以报名注册会计师考试,大概四月份报名,等毕业的时候再登录录入毕业证信息就行,切不可忘记录入信息!

  2、大三还可以代报名么?切不可相信代报名,都是骗人,这个渠道很多年前就彻底关闭了。

  十四、“动笔”和“思考”如何平衡?

  思考就够了吗?我发现改变大部分人的学习方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短期能够改进的,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动笔”和“思考”的动态平衡。

  第一,如果只知道动笔,不知道思考,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但是结果一般是分数非常低,导致考生慢慢就丧失了信心。

  第二,如果只知道思考,不动笔,那么分数基本会在60分左右徘徊,不小心就挂了,而且考出来还自我感觉良好。

  那么为什么自我感觉良好还很可能55分左右呢?其实原因是知识都懂了,但是由于动笔太少,对每一道题都有一点一知半解,每道题都懂,但是由于在关键的考点上还是欠缺熟练度,导致每道题总会错一点,最后就导致分数总是差那么一点,如果“不拘一格”地去动笔自己写一下,把自己思考的内容全部消化掉,固定化,那么我想分数应该不会不及格。

  “动笔”和“思考”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看书必带笔,带笔必动脑!不管题目难还是简单,背对题目重新做一次,寻找一下自己的弱点,否则你永远都会在挂科的边缘!这是最惨痛的教训,希望各位可以避免!

  十五、“改错本”到底该怎么做?就是为了抄写题目吗?

  回忆一下我们考试的场景:这道题就是平时的原题!我做过!但是怎么也想不到正确的思路和答案了!好可惜!我的记忆太差了!其实不是你的记忆太差,是你的思维定势和偷懒造成的!改变这种情况的最佳方法就是拥有一本“改错本”,:

  1、为什么要做改错本?每个人的思维都具有定势性,第一次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是根深蒂固的错误,很多人以为看了正确答案就可以了,其实不是,你这次错了,不认真地去改错,那么下一次基本还是错,下一次不认真对待,那么会一直错误下去。所以为了纠正自己的思维定势,一定要用改错本去认真改错,并在改错本上面写出正确思路,并说一下自己的问题所在。

  2、改错本就是抄写题目和答案么?不是,改错本是记录经典习题(就是前面所说的让你眼前一亮的好题目)和记录错题,如果这个题目比较短,那一定要写下来,然后在下面写错误的地方和你正确的地方;如果这个题目比较长,那可以找出其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一下,并非必须抄写习题,请记住改错本不是任务,而是真心地去将错误改正并变成自己的知识。

  3、改错本后续怎么处理?改错本必须经常去翻,并且过一段时间将自己熟透的知识点划掉,并且把自己陌生的和特别让你惊喜的题目重新写到新的错题本上面,不断地更新不断地看,这样你会发现学习越来越轻松。

  十六、注会考试的放弃率到底多高?

  参加过考试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有一些考场能够达到40%的上座率就不错了,总体来说放弃率大概在60%,放弃率应当是相当的惊人,因此,你能够坚持到考完,这就成功了50%,如果再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坚持下去不放弃,那就基本成功了!

  十七、听完课之后还是不会做题?是不是学习能力的问题?

  其实这跟学习能力毫无关系,听完课很多人都不会做题,但是有些人总喜欢去死抠,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不得要领,但是会学习的人会思考一会之后,然后看答案就搞懂。

  我们要明白我们做题的目的是为啥,我们并不是为了去“死磕”题目,而是学到知识和方法。

  我们本来就时间有限,首先自己要有一个思路历程,思路历程之后就去找到正确答案,然后就是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所以请各位(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听完课之后不会做题是正常的,那么接下来就要把这个题目给彻底消化掉。

  如何叫消化好,学习好的同学应该懂得,消化好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过程,就是找到题目和答案之间的“线索”,或者叫思路,也就是看到这个题目之后,怎么想到这个答案的过程。如果看到题目就可以想到是考的什么内容,答题有哪些要注意的点,那基本你已经对了一半了,然后才是动笔写具体的答案。

  很多学习差的同学总是本末倒置,不重视前面的思考过程,而把答案本身反复看,甚至可以背下答案本身,但是对于题目和答案之间的来龙去脉和思考过程不够重视,导致真正考试的时候,遇到稍微有变化的题目就慌了,这就是很多同学不会学习。

  2017年一定要杜绝这样的“懒惰”行为,禁止只背答案,必须思考。

  十八、关于备考注册会计师的计算器的选择?

  1、不要使用金融计算器。这里的金融计算器是指德州仪器(TI)和惠普(HP)的金融计算器,那是考CFA用的计算器。

  2、关于能否使用卡西欧的科学计算器的问题,实际上是可以用的,但是由于不同的考点的监考老师的认识不一样,有些监考考试认为科学计算器有记忆功能不准用,所以我的建议是平时训练可以用卡西欧计算器,但是考试的时候还应该准备一个传统的没有记忆功能的计算器,以免监考老师突然不让使用。

    十九、如何提高答题水平?

  很多人跟我抱怨考试不会答题。所谓答题水平,不就是“输出”么?“输入”足够了,那“输出”岂不是顺理成章么?如何“输入”,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思考+动笔”,不管题目简单还是复杂,只有“思考”了,你才能真正懂得知识,但是只有“动笔”了,你才能够下笔有神,下笔自信,而且真的要“不拘一格”地动笔,不要瞧不起书上的例题,不要瞧不起简单的题目,都要动笔!

  同时,在注会考试的时候也要锻炼好强大的心态,比如身边他人打字的声音过大会影响你?比如电脑键盘不太好用会影响你?这些都是一个客观原因,第一步是自身的实力够了之后,慢慢的锻炼自己的心态,安静的去作答,就算遇到一些小问题,决定你的分数的还是你的“知识”,客观因素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只是过关之后分数高还是低的问题。

  二十、听课或者听视频需要重复听吗?

  不管是直播还是课后听视频,因为我们的基本模式是直播,也就是会尽量讲清楚每个知识点,所以我认为尽量不要重复听。实际上,听课是最轻松的事情,是在接受和吸收摆在你面前的已经整理的框架和知识,以及现成思路。就好比现成的音乐,我们听音乐就很轻松,但是创作音乐就很难。所以,相比自己独立思考,其实听课要轻松的多,所以很多人不想自己思考,偷懒想重复听课。

  因此我一直都鼓励学员听完一遍之后就不要重复听,听完一遍就自己去动手总结,动脑思考,如果真有不懂的可以问问同学,没必要再浪费时间去重新听,这个思考过程是相当重要的。

  二十一、注会和中级可以一起报名吗?

  2016年我们的学员很多都是中级和注会一起报名,结果中级的过关率非常高,所以我们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顺带过中级,主要原因如下:

  1、注会的开课比较早(或者你们自学也比较早),在学习注会的过程中会逐步积累方法和改变心态,然后在方法这块能够为中级提供更多的准备。

  2、注会和中级的课程有很大的交叉,比如财管和会计内容基本差不多,而且中级要简单很多,经济法虽然有差异,但是经济法的学习方法都是一致的,因此也能够容易进入状态。

  二十二、我经常想放弃是不是很没用?是不是不适合学习注会?

  当时我在备考注会的过程中,我有千百次地想放弃,毕竟谁都有惰性,但是在想放弃的时候说明你的大脑稍微需要休息一下了,可以去锻炼几个小时,爬爬山散散步,然后回来继续,想想自己未来几十年的幸福可能就在这一年的奋斗,我想没有任何理由不坚持了。

  想放弃并不可耻,真的放弃才是可耻的!

  二十三、关于在职考试如何安排时间?特别是事务所的同学怎么办?

  事务所在职的同学真的很辛苦,我不建议考六门,建议三门,最多四门,因为与其贪多,还不如脚踏实地过三门,那么事务所的同学该如何来学习呢?

  1、事务所的小伙伴首先要愿意牺牲年假,把年假利用起来复习,此外充分利用假期、调休以及考试假。所有假期集中起来至少有一个月的脱产复习时间,安排在考试前,密集练习真题。

  2、年中事务所进入淡季,项目时间宽裕,早上上班时间晚,可充分利用早上和下班回家的时间巩固知识,坚持每天三到四小时,早上用于复习巩固框架,晚上用于学习新知识。

  3、缩短复习战线,合理安排考试科目。事务所工作较忙,两到三科的复习是最合理的安排,不影响工作的同时又能保证通过率。

  二十四、出题老师会故意规避重点么?

  首先我们要明白考试的意义所在,考试的意义在于学到知识,在于过关,学习的意义并不在于不过关,否则这个考试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其次,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全部考偏门知识点,很显然偏门知识点大部分人都不会做,都靠猜,那既然过关率每年差不多,靠猜的人都过关了,那注会考试有什么意义呢?那每年考过的人都是哪些人呢?你让他们自己说说是不是都把偏门知识都掌握了?他们只是熟练掌握了基本知识!

  所以,“重者恒重”这个理念一直不变,但是呢,会在往年的真题基础上做一些变形,比如税法的企业所得税题目,每年肯定会出一些小的新的没见过的知识点,但是这些知识点并不影响整体大的过关,毕竟我们这个是过关型考试,而不是拼高分的考试,所以这些小的知识点的犯错是允许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夯实基础,吃透真题,以不变应万变!

  二十五、如何提高答题速度?

  1、平时需要专门练习打字速度么?我认为不需要,我是第一届机考的考生,当时我就认为,这个是注会考试,并不是计算机考试,所以最根本就是知识,知识到位了,计算机这块只要不太慢就没问题,结果也证明了我的观点正确。

  2、可以没事的时候用word做一套题目。如果实在怀疑自己的打字速度,可以偶尔动笔打一套题目锻炼一下自己,但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偶尔打一次就行,没必要经常训练。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