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那现在问题来了,“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但若此时该材料的成本是小于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难道该材料也用其可变现净值确认计价吗?
1/4693
2014-09-26
老师,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1/6
2023-04-17
存货章节 有合同的存货 成本442.5万,可变现净值448.2万。 没有合同的存货,成本177万,可变现净值167.4万。 求这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是多少?
1/719
2021-04-27
关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A.其“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 B.其“可变现 净值”是指存货的现行售价 C.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 D.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E.当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1/3291
2019-12-20
(1)2016年存货成本500000,存货可变现净值485000 (2)2017年存货成本720000,存货可变现净值680000 (3)2018年存货成本490000,存货可变现净值480000 (4)2019年存货成本450000,存货可变现净值452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年编制计提或冲销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 。
4/640
2022-10-03
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假定2019年12月末M、N、Q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M存货成本21000元,可变现净值17000元;N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33000元;Q存货成本55000元,可变现净值50000元。该企业12月末存货的价值为()元。A.93000B.95000C.97000D.99000
1/296
2023-03-01
某公司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2006年末存货账面成本100000元,可变现净值95000元,2007年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96500。2008年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90000元。2009年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可变现净值为97000元。2010年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恢复,可变现净值达到101000元。 要求:(1)编制2006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2)编制2007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3)编制2008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4)编
1/2678
2017-06-13
为什么存货的期末计量要用可变现净值和存货成本比较?
1/3137
2015-06-02
材料可变现净值怎么算?存货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
1/649
2023-02-24
什么事可变现净值
1/695
2015-04-02
老师,可变现净值怎么算的?
2/824
2015-09-16
请问,存货跌价准备,为什么是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而不是存货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比较?
2/5543
2020-04-21
第一期末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10000,可变现净值为680000,第二期末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50000,可变现净值为760000,第三期末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35000,可变现净值为712500,会计分录的编制
1/637
2019-07-04
第一期末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10000,可变现净值为680000,第二期末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50000,可变现净值为760000,第三期末的存货的账面价值为735000,可变现净值为712500,会计分录的编制
2/650
2019-07-04
某公司原材料期末账户余额为100000 (1)可变现净值为90000,“存货跌价准备”现有余额为0元。 (2)可变现净值90000,“存货跌价准备”现有贷余8000元 (3)可变现净值90000,“存货跌价准备”现有贷余11000元 (4)可变现净值115000元,“存货跌价准备”现有贷余8000 做分录
4/1725
2021-04-25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算法怎么做?
1/1789
2020-12-16
请问老师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和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 计算公式是什么?
1/2608
2019-11-18
如果存货是为了生产成成品,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账面价值,但是存货的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品,是否需要对这个存货计提减值,
1/2892
2020-04-05
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哪里?
1/1058
2022-02-13
ABC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 2023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50万元,可变现净值30万 元;乙存货成本110万元,可变现净值150万元;丙存货成本80万元,可变现净值7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2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 25 B 15 C0 D 5
1/507
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