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税合并与免税合并的区别

免税合并和应税合并的区别:
免税合并,即被合并企业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应税合并下被合并方需要计算缴纳所得税。
免税合并下,税法不承认公允价值,也就是说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成本,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所以说免税合并下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原账面价值,而如果投资方是采用公允价值入账的,这样一来,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就会产生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税合并下,税法认可其公允价值,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公允价值,如果投资方采用公允价值入账,此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就是相等的,不会产生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1)应税合并:
被合并企业:按照公允价值转让和处置资产,并缴纳所得税,
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计税基础为公允价值,
同一控制会计处理:按账面价值核算,产生递延所得税,
非同一控制会计处理:按公允价值核算,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2)免税合并:
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的资产,计税基础为原账面价值,
被合并企业:不缴纳所得税,
同一控制会计处理:按账面价值核算,不产生递延所得税,
非同一控制会计处理:按公允价值核算,产生递延所得税。

合并报表与个别报表区别
答: 个别财务报表与合并财务报表关系: 1、区别: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对象是由若干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个别财务报表反映的则是单个企业法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对象是企业法人。对于由母公司和若干个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来说,母公司和子公司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分别反映母公司本身或子公司本身各自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合并财务报表则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集团这一会计主体综合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编制要求: 合并财务报表是由企业集团对其他有控制权的控股公司或母公司编制。也就是说,并不是企业集团中所有企业都必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更不是社会上所有企业都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与此不同,个别财务报表是由独立的法人企业编制,所有企业都需要编制个别财务报表。 3、隶属关系: 合并财务报表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企业编制个别企业财务报表,从设置账簿、审核凭证、编制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编制财务报表,都有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而合并财务报表不同,它是以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抵销有关会计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编制的,它并不需要在现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之外,单独设置一套账簿体系。 4、编制方法::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有其独特的方法。个别财务报表的编制有其自身固有的一套编制方法和程序。合并财务报表是在对纳入合并范围的个别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加工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将企业集团内部的经济业务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予以抵销,然后合并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数额编制。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编制抵销分录、运用合并工作底稿等。
非同控股合并与吸收合并处理上有什么区别?
答: 控股合并的话 被合并单位的法律主体 还是存在的 只是变更了股东 合并方 通过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 吸收合并的话 被合并单位的法律主体 不存在了 相关的资产负债 并入合并单位中的哦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老师,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各是什么意思?
答: 应税合并下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公允价值,而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入帐价值也是其公允价值,对于二者不产生差异,不须确认递延所得税。 除符合税法规定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外,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企业合并,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2.被合并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 3.被合并企业的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 免税合并是指合并企业支付给被合并企业或其股东的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支付的股权票面价值15%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当事各方可选择免税处理,即被合并企业不确认全部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不计算缴纳所得税。被合并企业的股东以其持有的原被合并企业的股权交换合并企业的股权,不视为出售旧股,购买新股处理;免税合并下,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全部资产的须以被合并企业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定。 简单的说就是,免税合并下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就是原账面价值,而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入帐价值是其公允价值,对于二者的差异,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如果是免税合并,题目会明确说明。如果不说明,应默认为是应税合并处理。
- 免费提问
- 极速解答
- 紧急催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