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处置损益和营业外支出科目如何区别

来源: 会计学堂实务 2021/01/30 1097人查看
精选回答

资产处置损益和营业外支出科目如何区别

资产处置损益和营业外支出科目区别,

一、区分原则,是看该资产处置后是否有使用价值;

如果资产处置后还有使用价值,则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反之,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例如,固定资产的毁损报废后,不再有使用价值,则“营业外支出”科目。若用固定资产抵债、投资、捐赠等,这些经营行为是为了换取对价,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则应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二、 “老树新枝”的关系;

财会〔2017〕30号将原来在“营业外收入(支出)”核算的部分内容,归集到了“资产处置损益”科目核算,使之另立门户,单独核算。

新增的“6115 资产处置损益”会计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子公司和业务除外)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本科目按照处置的资产类别或处置组进行明细核算。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在本科目核算。

“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三、报表列示;

新增的“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应根据“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特别注意:资产处置收益项目不包括以下资产的处置:

(1)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资产处置。

(2)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处置。

(3)投资性房地产处置。

(4)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或损失。

(5)子公司和业务的处置。

推荐问题
  • 营业外支出都包括哪些内容

    营业外支出都包括: 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支出和其他业务支出等以外的各项非营业性支出。 发生的时候,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

  • 营业外支出贷方是什么

    营业外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等以外的各项非营业性支出。如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营业外支出借方表示直接核算的营业外支出的金额,是表示该科目的增加额,而贷方则表示该科目减少的金额和结转的金额。

  • 营业外支出借贷方向是怎样的

    营业外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支出等以外的各项非营业性支出。如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企业发生各项营业外支出时,记入这个账户的借方;期末结转损益时,从贷方转入“本年利润,企业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做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 营业外支出借贷方向是怎样的

    营业外支出借贷方向是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主要手段,通过银行贷款、抵押、发债、租赁等方式实现,但也存在违约风险、汇率风险、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企业在使用时应该审慎,以防不良影响。

  • 营业外支出属于什么科目

    营业外支出是损益类科目。发生营业外支出的时候,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您的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请在内容中概述您的问题,问题不能少于10个字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