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史成本原则

来源: 会计学堂实务 2019/12/31 6674人查看
精选回答

什么是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

历史成本能够成立的基础有哪些?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资产以实际交易价格入账后,账面记录一般不作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实际价格的恒定显得至关重要。而实际价格的恒定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二是货币币值稳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决定了商品的内在价值始终恒定;货币币值稳定,则决定了计量商品内在价值所使用的计量尺度始终不变。有了这两个前提,即使短期内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可能会出现波动,但从长期看,由于商品内作价值的恒定和货币币值的恒定,价格波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最终将恒定在由不变劳动生产率和不变币值货币共同决定的价格上。这样,商品价格在长期内恒定就成为自然的事情。而商品实际价格长期内恒定,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关键所在,

因此,币值稳定假设是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假设,则是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前提或基础。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保证了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长期恒定;货币币值稳定,保证了计量单位即名义货币的长期恒定(计量尺度不变)。以恒定的货币计量尺度计量恒定的历史成本,计量的结果当然是不变的。

应该说,这两个假设,首先是对商品价格决定的要求。只有商品实际价格的决定符合这两个假设条件,会计才能按历史成本原则计价,这种历史成本原则计价才是科学和合理的。

历史成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取得的各种财产物资,"应以其购进或建造时发生的原始成本即实际成本入账,并以此作为分摊和转作费用成本的依据。当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实际成本计价,能防止随意性,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历史成本原则主要用以确定财产物资的入账金额。

【例】企业2008年1月1日购买一栋办公楼,共耗资金500万元。那么记账时,该大楼按其实际发生的支出500万元入账。假设2013年1月1日该大楼的市价已达1000万元,此时,仍不对其原来入账的价值进行调整,而在账面上仍为原来取得该楼的实际成本(也即历史成本)。

应注意按此原则,也并非绝对不能调整账面价值。比如,该企业拟将该楼拍卖转让,因而要进行资产评估,此为特殊情况,可以调整。

采用历史成本原则的原因:

(1)历史成本是场买卖双方在市场上交易的结果,反映当时的市场价格,符合发生原则;

(2)历史成本有原始凭证作依据,具备可验证法;

(3)历史成本数据易于取得,简便易行,并与实现原则相联系;

(4)历史成本计价无须经常调整账目,可防止随意改变会计记录,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历史成本原则的优缺点:

优点:

1、比较客观。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

2、有原始依据。即发票等作证明,可随时查证;

3、可避免企业或有关人员处于某种需要有意改动账面记录;

4、使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

缺点:当物价波动较大或币值不稳定时,历史成本就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当前决策。

  • 免费提问
  • 极速解答
  • 紧急催问

微信扫码,免费提问!

您的提问内容过于简单,请在内容中概述您的问题,问题不能少于10个字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