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老江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8-07-19 09:22

你好!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 
  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 
  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A 免抵退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20*(16%-15%)=0.2 
B 本月应交增值税=50*16%-(5-0.2)=3.20 
C 本月留抵税额   =0 
D 当期免抵退税额=20*15% 
E 当期应退税额  0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需要综合看增值税申报表的应纳税额的
2017-04-06 18:02:40
你好,退的是国内缴纳的进项。
2024-04-29 10:09:36
你好,要开票的,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出口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要作进项税额转出!
2018-09-04 12:59:38
你好! 其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   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   2、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A 免抵退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20*(16%-15%)=0.2 B 本月应交增值税=50*16%-(5-0.2)=3.20 C 本月留抵税额 =0 D 当期免抵退税额=20*15% E 当期应退税额 0
2018-07-19 09:22:06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收到退税款需要转出,因为出口退税是按照实际出口贸易金额计算,只有先付款给出口商后,由国家依法收取退税款,贸易商才能申请国外出口退税,收取退税款后需要转出,用于支付贸易商所属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转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账户内直接转出,一种是经原账户转入交易对手账户,然后再从交易对手账户转出。 拓展知识:退税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督促企业实行合理化经营;二是实行节税减税政策,有利于企业发展。通过减税和退税优惠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负担,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全民福利,还可以刺激科技创新,拓展市场,激发企业活力,加快经济发展。
2023-02-20 14:32:37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