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何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2018-08-03 16:19
你好,税法要求公司为自己的员工应缴纳的个税,进行代扣代缴,所以需要申报和缴纳个税,每月的15号之前,申报和缴纳上个月的个税
知识扩展: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税法要求公司为自己的员工应缴纳的个税,进行代扣代缴,所以需要申报和缴纳个税,每月的15号之前,申报和缴纳上个月的个税
2018-08-03 16:19:22
你好,一般按千分之八预扣企业所得税,按千分之二预扣个人所得税
2020-02-22 11:53:35
税务总局相关公告特别指出,实践中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情形,将产生或者可能产生退税,提醒纳税人关注,可通过办理汇算取得退税。以下为七种典型情形:1.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税的。如,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因此要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
税务总局相关公告特别指出,实践中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情形,将产生或者可能产生退税,提醒纳税人关注,可通过办理汇算取得退税。以下为七种典型情形:
1.2019年度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税的。
如,某纳税人1月领取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因此要预缴个税90元;其他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无须预缴个税。全年看,因纳税人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而无须缴税,因此预缴的90元税款可以申请退还。
2.2019年度有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
如,某纳税人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按规定可以每月享受2000元(全年24000元)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但因其在预缴环节未填报,使得计算个税时未减除子女教育附加扣除,全年预缴个税1080元。其在年度汇算时填报了相关信息后可补充扣除24000元,扣除后全年应纳个税360元,按规定其可以申请退税720元。
3。因年中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减除费用6万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企业(职业)年金以及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扣除不充分的。
如,某纳税人于2019年8月底退休,退休前每月工资1万元、个人缴付“三险一金”2000元,退休后领取基本养老金。假设没有专项附加扣除,1-8月预缴个税720元;后4个月基本养老金按规定免征个税。全年看,该纳税人仅扣除了4万元减除费用(8×5000元/月),未充分扣除6万元减除费用。年度汇算足额扣除后,该纳税人无需缴税,因此可申请退税720元。
4。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年度中间适用的预扣预缴率高于全年综合所得年适用税率的。
如,某纳税人每月固定一处取得劳务报酬1万元,适用20%预扣率后每月预缴个税1600元,全年为19200元;全年算账,全年劳务报酬12万元,减除6万元费用(不考虑其他扣除)后,适用10%的综合所得税率,全年应纳税款3480元。因此,可申请15720元退税。
5。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要通过年度汇算办理各种税前扣除的。
6。预缴税款时,未享受或者未足额享受综合所得税收优惠的,如残疾人减征个人所得税优惠等。
7。有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捐赠支出,但预缴税款时未办理扣除的
2020-03-11 22:21:50
当然有牵连啊,税务局会抽查你们跟对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的
2020-01-17 18:47:34
这个在工资个税和劳务个税计算比较大小做决定吧
2017-04-12 08:48:2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您好,请问收到客户给报销的餐费和打车费如何入账 问
那个计入业务招待费 答
做内账用表格做还是财务软件,收入和支需要将税点 问
建议还是财务软件做,收入和支出根据会计制度规范做账 答
你好老师,新公司刚刚成立再没有收到第一笔收入前 问
您好,是的,都计入开办费里面 答
凭证复合怎么取消? 问
同学你好 是什么软件 答
老师,您好,我一直对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是太确 问
同学,你好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折旧一般是年限折旧法,比如5年,没有残值。20000/5=4000 借:费用4000 贷:累计折旧4000 答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笑笑 追问
2018-08-03 16:23
何老师 解答
2018-08-03 16:24
笑笑 追问
2018-08-03 16:30
何老师 解答
2018-08-03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