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是两个意思吗?有什么区别
==
于2019-05-07 23:30 发布 719次浏览
- 送心意
陈诗晗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相关问题讨论
免税就是本来该交的,给免了,
不征税就是本就是不属于征税范围
2019-05-07 23:31:42
您好,免税对应支出可以税前扣除,不征税收入对应支出不可以税前扣除
2021-07-15 00:38:01
您好
所得税中的不征收收入和免税收入不是同一个意思
不征税收入范围
1.财政拨款,即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收费,通俗解释就是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在提供行政公共服务时收取的属于纳入财政管理的费用。政府性基金就是政府收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财政资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指的是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此财政资金包括政府及其他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和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包括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注意和第一点进行区分)
免税收入范围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即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鼓励海外投资国内的一种优惠政策)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如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的收入;财政拨款以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按照省级以上民政,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5.对企业取得的2009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2020-06-18 11:37:09
不征:根本就不在征税范围内,免征:在征税范围内,有限额的免税,不征大于免征
2019-03-08 13:53:20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法的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从这个公式大家可以发现,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是作为收入总额的减项存在的,所以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都是收入总额的一部分,尽管这两项内容都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差别。
不征税收入是纳税人取得的不属于企业所得税课税范围内的收入项目。
而免税收入本质上属于企业所得税的课税项目,但国家基于种种考虑,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而暂不予征税的项目。
不征税收入具体包括什么呢?
(一)财政拨款
指各级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
注意不征税收入的财政拨款并未明确把企业列入拨付资金的对象。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这些项目对于企业来说犹如过路财神,收到后还没捂热乎就要上缴财政,自然不用征税啦。所以应于上缴财政的当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但对于未上缴财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那当然不能从收入总额中扣除了。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单位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不属于发票的管理范围,因此不需要开具发票,应当开具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监(印)制的财政票据。
(三)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
什么叫专项用途呢?需要符合下列条件:
(1)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财政拨付文件。
(2)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
(3)企业对该资金及与该资金相关的支出能单独进行核算。
免税收入的
(一)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主要是指企业取得的国债利息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国债转让收益可要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哦!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的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五)对企业取得的2009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的利息所得。
2019-01-19 22:48:5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