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风老师
职称: 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CISA
2019-09-14 15:44
如果你说的是平行结转分步法,步骤为:
1、先由各生产步骤计算出某产品在本步骤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2、然后将各生产步骤该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在最终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确定各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3、最后,将各生产步骤应计入相同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相加,计算出最终产成品的实际总成本。
如果你说的是连环替代法,这是一种分析方法,步骤为:1、找到与成本构成有因果关系的构成因素。
2、给它们排列顺序,意即要确定在以后的计算中因素替换的顺序。
3、在基期的水平上进行连续替换,每次只替换一个因素,而且这个过程要严格地按照刚才已经确定好的替换顺序依次进行。
4、计算每个因素单独变动对差额的影响。
5、将各因素单独变动对差额的影响数汇总相加以后,将相加以后的合计数去与“实际期-基期”的差额进行验证
相关问题讨论

如果你说的是平行结转分步法,步骤为:
1、先由各生产步骤计算出某产品在本步骤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2、然后将各生产步骤该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在最终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确定各生产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3、最后,将各生产步骤应计入相同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相加,计算出最终产成品的实际总成本。
如果你说的是连环替代法,这是一种分析方法,步骤为:1、找到与成本构成有因果关系的构成因素。
2、给它们排列顺序,意即要确定在以后的计算中因素替换的顺序。
3、在基期的水平上进行连续替换,每次只替换一个因素,而且这个过程要严格地按照刚才已经确定好的替换顺序依次进行。
4、计算每个因素单独变动对差额的影响。
5、将各因素单独变动对差额的影响数汇总相加以后,将相加以后的合计数去与“实际期-基期”的差额进行验证
2019-09-14 15:44:37

你好,根据销售货物数量*单位产品成本计算
2017-08-01 22:56:04

您好,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仅供参考)
1、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知识,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骤。
2、了解要核算对象的生产过程,掌握它的工艺流程。
3、建立一定的与其相对应的产品核算模式,科学的、按步骤核算产品成本。
4、科学的核算产品原材料定额、工资定额、工时定额,合理的分配费用。
5、随时掌握原材料市场行情,有降低材料成本的控制办法。
6、建立目标成本考核机制。严格的控制生产成本。
其他具体的,必须根据你们企业的具体的情况而定。
主要的成本核算报表有:原材料分配表、费用分配表、单位成本表、总成本表等。
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使用的报表,应该根据企业生产的特性,和自己设计,选定的方式确定。
分录
一、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过程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
指:生产领用原材料(领料单)、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工资表)、折旧(折旧表)等等等等。
1、材料费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2、人工费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1、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
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一定的方法,月末结转完工产品。
借:产成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二、月末计提结转涉及的分录
1、计提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福利费
贷:应付福利费
2、计提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职工教育费
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经费
3、工资分配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工资
4、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5、结转各项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6、结转成本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
7、结转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8、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9、季度(或月)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2022-04-13 12:50:58

你好!
对的,你的理解是对的。
2018-11-27 07:08:48

同学你好
化繁为简,以材料差异产生的过程为主,而且只是正常生产过程,删除了返工、代工、试产等形式;为了理解的清楚,把标准成本法中的制造费用、人工等都剔除了,不过,实际生产远比这些要复杂的多!
1、 采购过程 (每一笔或一批材料)
AR 应计负债 (订单价格)
DR 原材料-材料 (标准成本)
AR/ DR 原材料-差异 (上述两者之差)
AR 应付帐款 (发票价格)
DR 应计负债 (订单价格)
AR/ DR 原材料-差异 (除增值税税金外上述差异)
单价更新 AR/ DR原材料-差异 (更新前后新旧标准成本差异)
DR/ AR 原材料-材料 (更新前后新旧标准成本差异)
2、生产过程
发料(按特定制造单批量发料,按单进行成本核算,比如单号01数量为100 的生产单,所需的材料按BOM构成都要发到01里,下面就以01制造单作为一个核算单位)
AR 在制品-材料 (标准价格)
DR 原材料-材料 (标准价格)
单价更新 AR/DR 在制品-差异(更新前后在制品原材料新旧标准成本差异)
DR/AR 在制品-材料 (更新前后在制品原材料新旧标准成本差异)
特定制造单完成关闭任务号
AR/DR 产成品-差异(入库成品的标准价格*完工数量-发到此特定制造单里的所有原材料的金额)
DR/AR 在制品-材料(入库成品的标准价格*完工数量-发到此特定制造单里的所有原材料的金额)
3、成品
成本更新
AR/DR 产成品-材料(新旧BOM单差异*库存数量)
DR/AR 产成品-差异(新旧BOM单差异*库存数量)
成品出库时按照当时的标准成本出库
2022-04-02 17:22:2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LTH 追问
2019-09-14 17:02
LTH 追问
2019-09-14 17:08
风老师 解答
2019-09-14 17:41
LTH 追问
2019-09-14 18:20
风老师 解答
2019-09-14 18:47
LTH 追问
2019-09-14 19:25
LTH 追问
2019-09-14 19:27
风老师 解答
2019-09-14 19:29
LTH 追问
2019-09-14 19:35
LTH 追问
2019-09-14 19:38
风老师 解答
2019-09-14 21:01
LTH 追问
2019-09-14 21:22
风老师 解答
2019-09-14 21:23
LTH 追问
2019-09-14 21:24
风老师 解答
2019-09-15 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