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本期存货增加额+本期 问
这个等式是在特定财务背景下,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财务数据进行近似汇总的一个表达。我们可以逐一理解等式两边的项目: 等式左边: 1. 营业成本: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 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3. 本期存货增加额:指期末存货价值相对于期初存货价值的增加量。 4. 本期固定资产增加额:指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 5. 无形资产增加额:指无形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长。 这些项目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的增长情况。 等式右边: 1. 本期取得发票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所有发票的总金额,它通常与企业的采购、成本等经济活动相关。 2. 本期发放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员工的全部劳动报酬。 3. 本期折旧或摊销:指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费用。 4. 本期海关进口额:指企业从海关进口的商品的总金额。 这些项目则代表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经济资源的总额,以及因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支出。 等式理解: 这个等式试图在总体上平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与收入(或可视为收入的来源)。左边代表了企业因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成本和费用的增加,以及资产的增长;右边则代表了企业因采购、支付工资、折旧摊销等经济活动而取得或支出的经济资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等式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会计等式,而是一个近似的汇总表达,用于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各项数据的具体计算和调整可能需要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和具体情况进行。 答
老师,我们用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去年开的一张普通发 问
你好,直接开负数发票,然后做红冲收入的分录就行 答
我有个关于保证金的问题想咨询,当时支付保证金是 问
收到保证金做当时支付保证金相反的分录 答
老师,请问一下企业平时在淘宝网采购的配件,要交 问
您好,不用,这种一般不用交的 答
老师,公司买车贷款83万,手续费20.75万,总103.75万。 问
您好,财务费用-利息,每月还款金额扣本金部分就是利息,要看贷款合同 ,我们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上面也有每期还款的本金和利息金额 答

老师问下个税申报系统中,本期收入是不是应该填个人工资扣除社保(个人承担部分)之前的金额?还有个税起征点(不考虑专项扣除)5000元,包不包含个人承担的社保部分
答: 是的,不扣除个人负担的社保 算个税需要减去个人负担的社保
老师 申报个税这一块 这个月不是社保11月的嘛 但是11月试用期的人员工资要在个税系统里申报吗(工资不到个税起征点)
答: 您好,不达起征点只要有发放工资都需要申报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现在个税起征点提高了,打算把账上工资调高,但申报社保时都按最低标准申报哦
答: 这个你要具体看你们当地社保局的要求 如果你们当地社保已经有文件规定社保必须跟工资申报数据一致那么你就不能这样操作
老师 我想问一下 我公司有一名员工他不在我们公司缴纳社保 我在申报个税的时候没有扣除项目 但是起征点是软件自带的对吧 他在别的公司也有起征点 这样符合规定吗
个税申报的问题,一个人同时在三家公司兼职,他的工资如何申报个税?三家公司都给他申报个税,但三家公司分别申报时都不达个税起征点,合计起来就超过了,个税申报系统会自动累加扣税吗
来京工作四年半了,一直缴税,疫情期间三个月单位发的钱没到个税起征点,缴税为0,但有个税申报,可以参与车牌摇号么?需要怎么处理?
1、员工工资未超过个税起征点的,要不要再个税申报系统里申报了?2、餐饮单位,暑假工做服务员的很多,做几个月就不做了,这种临时性工资支付,在工资表里体现有没有什么不妥?


刘建茹 追问
2020-02-11 17:37
刘建茹 追问
2020-02-11 17:37
玲老师 解答
2020-02-11 17:47
刘建茹 追问
2020-02-11 17:49
玲老师 解答
2020-02-11 17:54
刘建茹 追问
2020-02-11 18:42
玲老师 解答
2020-02-11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