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陈诗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2020-03-02 16:41

你好,同学。
现金流量表两种编制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就是根据实际数进行编制。
间接法就是净利润的基础进行调整编制。
你这里调整的数据就是指间接法。

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 追问

2020-03-02 20:04

老师您好,我在编现金流量表时可以这样编吗,咱们现金流量表分主表和附表,我编现金流量表主表,不就是体现本期的是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吗,我就用直接法进行编制,附注表就是本期发生的非付现或非收入的部分,我用明细表的期末数据直接填上就可以了,这样不就是本期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在一张表上体现出来了吗,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20-03-02 20:07

间接 法目前 基本上是已经不使用 。直接法更便捷,更准确 的。

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 追问

2020-03-02 20:12

老师您好,这个现金流量表起到的作用是不是把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体现在一张表上,还有就是现金流出和流入的情况都体现一张表上,结合所有数据来你补这两张表不足的部分,这样可以在一张表上看到企业所有的数据,以供参考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20-03-02 20:13

是的,可以这样理解,主要是体现企业资金情况

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 追问

2020-03-02 20:23

老师您好,那现金流量表上面出来的数据应该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不相符,应该也有相符的部分,有不相符的部分,因为这个数据是两个结合起来的数据,可以这样理解吗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20-03-02 20:36

现金注有的期末净额应该和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余额相等的。

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 追问

2020-03-03 15:16

老师您好,刚刚听老师的课,讲的利润表里面的主营业务收入是价税分离后的不含税的金额,这是怎么回事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20-03-03 15:25

增值税是价外税,计入利润表里面的收入是不含增值税的金额。
比如你向客户收取113的销售商品的货款回来
你这里113里面一部分是你的收入,一部分是要交的增值税
所以收入是 113/(1加13%)

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 追问

2020-03-03 15:37

也就是说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里面体现出来的都是不含税的数据吗

陈诗晗老师 解答

2020-03-03 15:39

不含税金额。
增值税是价外税。是的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同学。 现金流量表两种编制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就是根据实际数进行编制。 间接法就是净利润的基础进行调整编制。 你这里调整的数据就是指间接法。
2020-03-02 16:41:56
您好,出现负数的情况下,根据实际业务数据进行调整。不好意思,没有带说明的哦。
2017-07-05 11:26:48
您好,您具体是什么公式
2019-12-21 16:08:20
你好,会计报表至少是要包含这三项的,只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企业他不编现金流量表,政府会计他是要编的。
2021-05-03 23:02:24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二、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三、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四、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2017-06-09 12:49:1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