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老师,可以发一个出口的企业做账的实操给我看 问
采购环节 企业购进出口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假设采购一批服装,价款 100 万元,增值税税率 13%,款项尚未支付。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 服装 100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00 贷:应付账款 1130000 出口环节 货物出口,确认收入。假设出口这批服装,价值 20 万美元,当日汇率为 6.5。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 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 1300000(200000×6.5) 贷:主营业务收入 - 自营出口销售收入 1300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自营出口销售成本 1000000 贷:库存商品 - 服装 1000000 计算征退税差额,假设退税率为 10%,则征退税差额 = 200000×6.5×(13% - 10%)= 39000 元。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自营出口销售成本(征退税差额)39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9000 收款环节 收到客户的货款,假设汇率变为 6.4,产生汇兑损失。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 待核查账户 - 结汇户 1280000(200000×6.4) 财务费用 - 汇兑损益 20000 贷:应收账款 - 应收外汇账款(客户名称) 1300000 出口退税环节 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 = 200000×6.5×10% = 130000 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13000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0000 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30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130000 其他费用环节 支付出口运输费 5000 元,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 运杂费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答
老师,请问往来科目是负数要调整吗? 问
往来科目是负数,要重分类 答
老师,我们2月办理的营业执照,个税按0申报的,会计软 问
不用计提工资,办公室资料不用缴印花税 答
是这样的,三月底当地税务所通知说我们去年的增值 问
您好,是补到所属期25年1月了还是1月份申报的24年12月的? 答
老师,你好,我企业注册资金已经实缴,现在想注销公司, 问
收到实收资本只需要交印花税 答

下列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增量现金流量原则和时间价值原则 B、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参数包括预测期的年数、各期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C、预测基期应为上一年的实际数据,不能对其进行调整 D、预测期和后续期的划分是在实际预测过程中根据销售增长率和投资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趋势确定的
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下,预测的基期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另一种是以修正后的上年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财务数据具有可持续性,则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的数据不具有可持续性,就应当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未来的情况。 【该题针对“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参数的估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下列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增量现金流量原则和时间价值原则 B、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参数包括预测期的年数、各期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C、预测基期应为上一年的实际数据,不能对其进行调整 D、预测期和后续期的划分是在实际预测过程中根据销售增长率和投资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趋势确定的
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下,预测的基期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另一种是以修正后的上年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财务数据具有可持续性,则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的数据不具有可持续性,就应当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未来的情况。 【该题针对“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参数的估计”知识点进行考核】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下列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增量现金流量原则和时间价值原则 B、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参数包括预测期的年数、各期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 C、预测基期应为上一年的实际数据,不能对其进行调整 D、预测期和后续期的划分是在实际预测过程中根据销售增长率和投资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趋势确定的
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企业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折现法下,预测的基期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另一种是以修正后的上年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财务数据具有可持续性,则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如果通过历史财务报表分析认为,上年的数据不具有可持续性,就应当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未来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