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you are so cute
于2020-03-13 12:11 发布 1139次浏览
maize老师
职称: 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2020-03-13 12:11
要是可以取得专票,这个暂估是按不含税金额暂估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2:16
老师这两张一个是合同一个人银行凭证,那我暂估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maize老师 解答
2020-03-13 12:20
7600/(1+13% )按这个去做暂估入库这个金额,
2020-03-13 12:25
账务处理具体怎么做
2020-03-13 12:27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 暂估款
2020-03-13 12:31
那不行老师,我的款银行存款已经付了,货到了,就是发票没到,怎么暂估
我是这么暂估的
2020-03-13 12:33
借应付账款 供应商 贷银行,挂明细不一样
2020-03-13 12:43
那发票来了怎么做
2020-03-13 12:44
借原材料 负数 贷应付账款 暂估款负数,借原材料 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供应商
2020-03-13 12:50
按您说的我总结了一下,可是这样账是不平的
2020-03-13 12:57
我随便写数据,你说哪里不平了,借库存商品 1000,贷应付账款 暂估款1000借原材料 负数-1000 贷应付账款 暂估款负数-1000借原材料1000 进项税额 20贷应付账款 供应商1200 付款做借应付账款 供应商1200 贷银行
2020-03-13 15:40
老师您看这样做对不对,先银行付款,做暂估,次月冲暂估,
2020-03-13 15:47
不是暂估不是挂应付账款 供应商1000
2020-03-13 15:54
老师我没听懂,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2020-03-13 15:58
1 暂估 借库存商品 1000贷应付账款 -暂估款,1000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老师,暂估金额应该是采购订单金额,还是按合同13%增值税的不含税金额?
答: 您好,暂估按照到货没有收到发票实际发生的材料或者人工暂估
老师,发票没到,暂估金额应该是采购订单或合同金额,还是按合同13%增值税的不含税金额?
答: 要是可以取得专票,这个暂估是按不含税金额暂估
一名会计如何让领导给你主动加薪?
答: 都说财务会计越老越吃香,实际上是这样吗?其实不管年龄工龄如何
因之前设置都是不含税,每次录入时还要用计算器算出不含税单价再录入,听别人说直接录入含税金额,就会弹出不含税金额,不用自己去换算,是在编码那里点含税吗?
答: 你好,商品编码里的单价选择含税,开具发票时选择不含税开具。
老师你好?销售合同必须和发票不含税单价,不含税金额一致?
讨论
收到来料发票15020kg*7.1元/kg(含税16%)=106642元,税额14709.24元,不含税金额91932.76 如入仓不含税7.1/1.16=6.12068965,一、15020*6.12=91922.4 二、15020*6.121=91937.42跟91932.76都对不上,那么入仓不含税单价应该是多少?
老师请问下:普票和专票的税控清单明细格式是一样的吗?单价是不含税的单价,金额就用不含税单价×数量就是金额税额就是不含税金额×税率是吗明细的单价可以填不含税单价和不含税金额吗
8880元含9%增值税,请问不含税金额是多少?谢谢!
您好!我想问一下,增值税季度不超过30万元,是含税还是不含税金额
maize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 5.00 解题: 181321 个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2:16
maize老师 解答
2020-03-13 12:20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2:25
maize老师 解答
2020-03-13 12:27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2:31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2:31
maize老师 解答
2020-03-13 12:33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2:43
maize老师 解答
2020-03-13 12:44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2:50
maize老师 解答
2020-03-13 12:57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5:40
maize老师 解答
2020-03-13 15:47
you are so cute 追问
2020-03-13 15:54
maize老师 解答
2020-03-13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