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靖曦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2020-06-11 10:25

在公司重组过程中,将特定的资产(包括资质、以及债权、债务、人员等)剥离,进行转让、重组,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操作,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就是税务,常见的剥离资产的方式包括投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资产划转、分立,他们在税务上,孰优孰劣,小编为您分析。

 

将本次交易标的(专业资质及相关资产)剥离,实际操作中,有以下几种方式:(1)增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主要过程包括:设立全资子公司,以标的资产对划新设子公司进行增资;(2)资产划转。设立全资子公司,将标的资产划转至新设子公司。(3)分立(存续分立)。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对其财产做相应的分割,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登记。

 

 

一、增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



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视为“转让”和“投资”两个环节,对于“转让”部分,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涉及不动产)、契税(涉及不动产)、印花税等税种。



 

二、资产划转



根据目前我国税法的规定,对于资产划转出台了诸多税收优惠政策,可以积极争取适用:



 

三、分立



依据财税[2009]59号文,分立,是指一家企业(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



 

总结: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剥离资产过程中,“分立”相比较于“增资”、“划转”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方面都有税收支持政策,税负是较优的。但是,小编提示,在实践中,很多企业资产剥离需要连同专业资质一同实现转移,除了考虑税务因素外,还需要结合其相关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规划重组的形式。

Doigt 追问

2020-06-11 10:31

谢谢老师,回答的即专业又仔细

靖曦老师 解答

2020-06-11 10:32

不客气,祝你学习愉快,工作顺利! 希望对我的回复及时给予评价。谢谢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在公司重组过程中,将特定的资产(包括资质、以及债权、债务、人员等)剥离,进行转让、重组,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操作,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就是税务,常见的剥离资产的方式包括投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资产划转、分立,他们在税务上,孰优孰劣,小编为您分析。 将本次交易标的(专业资质及相关资产)剥离,实际操作中,有以下几种方式:(1)增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主要过程包括:设立全资子公司,以标的资产对划新设子公司进行增资;(2)资产划转。设立全资子公司,将标的资产划转至新设子公司。(3)分立(存续分立)。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对其财产做相应的分割,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登记。 一、增资(非货币性资产投资) 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非货币性资产投资视为“转让”和“投资”两个环节,对于“转让”部分,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涉及不动产)、契税(涉及不动产)、印花税等税种。 二、资产划转 根据目前我国税法的规定,对于资产划转出台了诸多税收优惠政策,可以积极争取适用: 三、分立 依据财税[2009]59号文,分立,是指一家企业(被分立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分立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 总结: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剥离资产过程中,“分立”相比较于“增资”、“划转”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方面都有税收支持政策,税负是较优的。但是,小编提示,在实践中,很多企业资产剥离需要连同专业资质一同实现转移,除了考虑税务因素外,还需要结合其相关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规划重组的形式。
2020-06-11 10:25:56
剥离资产过程中,“分立”相比较于“增资”、“划转”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等方面都有税收支持政策,税负是较优的。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企业资产剥离需要连同专业资质一同实现转移,除了考虑税务因素外,还需要结合其相关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规划重组的形式。
2020-06-11 08:46:11
你好,我先帮你解释一个专业术语就是反映在某一时期里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情况,也可称为时期指标。投资就有产值,而这个指标会因为产值的变化而变化,动态指标说的更清晰一点就是总产值的波动,
2019-09-23 11:00:15
你好,稍等我找下哦
2020-06-18 11:05:38
投资工作中,敏感性分析表的应用十分广泛,最常见的是招拍挂项目中,我们需要看到利润率/IRR随着地价的变化,以明晰我们的举牌空间。 当然,敏感性分析表的用途可远不止如此,比如通过它我们还可以做售价-利润率敏感性分析,成本-利润率敏感性分析,售价&地价-利润率敏感性分析,成本&地价-利润率敏感性分析等等。熟练掌握这个技巧以后,我们甚至可以做任何单变量及双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但是,很多朋友却对敏感性分析表的操作非常陌生,过于依赖测算表格的现有公式链接而无法灵活使用,或者测算公式出现问题以后也不知如何修改。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系统梳理一下敏感性分析,解决工作中的理解及操作障碍。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阐述: 1.      理解敏感性分析表 2.      单变量敏感性分析 3.      双变量敏感性分析 4.      多变量敏感性分析
2019-11-16 17:09:17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