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问一下工商年报里的经营现金净流量,等于什么, 问
工商年报里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可用12月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减去期初 答
老师好!24年做错一个凭证科目,应该是借应收账款 11 问
借应收账款311259.51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答
你好,补记2023年未开票收入,计入利润分配还是主营 问
你好你如,你如果想把它作为二三年的收入的话,就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答
老板让从分包方的服务费中扣除几千块钱给支付给 问
甲方支付给我单位,我单位再支付给B单位分包方 ,支付给B单位的金额需要扣除一部分给我们老板去应酬甲方,约定是这么约定的,但是不能明面上说,他们又不愿意先打给B单位,由B单位私下支付给老板,非要从我单位直接扣除,让B单位出具一个委托代付给人的委托书可以吗? 答
老师,口腔诊所,把拓展市场的业务人员单分立了一个 问
若有真实服务,咨询公司能给医疗公司开票,细目如 “市场推广咨询服务” 等。关联交易易引税务关注,稽查概率相对高。费用满足真实、相关、合理条件,医疗公司才可 100% 扣除 。 答

你好,个税汇算清缴是报了个税的人员申报吗?怎么知道哪些人要汇算
答: 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二)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三)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四)纳税人申请退税。
老师,个税汇算清缴报告申报期限是什么时候啊?这个表怎么填写呢
答: 你好,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 1、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2、纳税人姓名: 3、纳税人识别号: □□□□□□□□□□□□□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 国家税务总局监制 02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居民个人取得境内综合所得,按税法规定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人取得境外所得的,不适用本表。 二、报送期限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并报送本表。 三、本表各栏填写 (一)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如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 2.纳税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 3.纳税人识别号: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二)表内各行 1.第1行“收入合计”:填写纳税人本年度取得综合所得的收入合计金额。第1行=第2行%2B第3行%2B第4行%2B第5行。 2.第2行“工资、薪金所得”:填写本年度应当并入综合所得计税的工资、薪金收入总额。 3.第6行“费用合计”:纳税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填写减除20%费用的合计金额。 4.第7行“免税收入合计”:填写本年度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合计金额。其中,税法规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对减计的30%部分,填入本行。 5.第8行“减除费用”:按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标准填写。 6.第9行“专项扣除合计”:填写按规定本年度可在税前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合计金额。 第9行=第10行%2B第11行%2B第12行%2B第13行。 7.第14行“专项附加扣除合计”:填写按规定本年度可在税前扣除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费用的合计金额。 第14行=第15行%2B第16行%2B第17行%2B第18行%2B第19行%2B第20行。 8.第21行“其他扣除合计”:填写按规定本年度可在税前扣除的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允许扣除的税费等其他扣除项目的合计金额。 第21行=第22行%2B第23行%2B第24行%2B第25行%2B第26行。 9.第27行“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填写按规定本年度准予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的合计金额。 10.第28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应行次计算填报。 第28行=第1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4行-第21行-第27行。 11.第29~30行“税率”“速算扣除数”:填写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12.第31行“应纳税额”:按照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31行=第28行×第29行-第30行。 13.第32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以减免的税额,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14.第33行“已缴税额”:填写本年度内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已经缴纳或者被扣缴税款的合计金额。 15.第34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34行=第31行-第32行-第33行 (三)无住所个人附报信息:本栏由无住所个人填写。不是,则不填。 1.在华停留天数:填写一个纳税年度内,无住所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天数。 2.已在华停留年数:填写无住所个人已在华连续停留的年份数。 四、其他事项说明 以纸质方式报送本表的,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老师,个税汇算清缴是个人自己汇算申报,还是公司统一汇算清缴?
答: 你好,都可以的,自己选择。


小小爱 追问
2020-06-19 11:16
曹小阳老师 解答
2020-06-19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