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庄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审计师

2020-06-29 09:28

你好,一般商贸公司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如下: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存货同时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

三、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四、进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都只反映进价金额、不反映实物数量的一种核算方法.由于这种方法不记实物数量,所以必须通过对库存商品的实地盘点计算出期末结存金额,才能倒算出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罗淑华 追问

2020-06-29 09:50

我选择第三种售价金额核算,进销差价在购销存表如何处理呢?库存金额变成了负数

庄老师 解答

2020-06-29 09:54

库存金额是按售价记账的,不可能是负数,查一下有没有多结转,

罗淑华 追问

2020-06-29 09:59

如图,本期入库数量和金额都是按照进项发票来录入的,本期出库是按照销项发票的数量和金额录的,但是显示库存还有数量金额帷负数,我应该如何处理呢?

庄老师 解答

2020-06-29 10:01

本期入库数量和金额都是按照售价金额来录入,就不会出现这样,补充录入,

罗淑华 追问

2020-06-29 10:03

不用根据进项发票的数量和金额来录是吗?

庄老师 解答

2020-06-29 10:14

售价金额核算库存是按售价来计算的,

罗淑华 追问

2020-06-29 10:21

销项核算的库存表范本老师有吗?

庄老师 解答

2020-06-29 10:33

你好,没有这种表,一般是按这样处理,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被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存货核算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进行处理的,平时商品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销售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若某商店某月份的期初存货成本100000元,售价总额125000元;本期购货成本450000元,售价总额为675000元;本期销售收入640000元,已收到支票。对本期购销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1.购入:

  借:库存商品675000

  贷: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450000

  商品进销差价225000

  2.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6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640000

  3.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40000

  贷:库存商品640000

  4.计算进销差价率:

  进销差价率=(25000+225000)/(125000+675000)×100%=3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640000×31.25%=200000(元)

  根据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冲转销售成本:

  借:商品进销差价20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200000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一般商贸公司会计成本核算的方法如下: 一、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方法. 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指对库存商品存货同时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 三、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四、进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都只反映进价金额、不反映实物数量的一种核算方法.由于这种方法不记实物数量,所以必须通过对库存商品的实地盘点计算出期末结存金额,才能倒算出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2020-06-29 09:28:52
你好,销售库存商品的成本=销售数量*单位产品成本
2021-01-13 21:30:04
可以降价或者买赠处理。
2017-12-02 15:04:40
那么贸易公司的库存商品就是你买进来,没有销售的部分就是库存商品。
2021-08-07 21:39:20
你好,加权平均法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两种
2020-03-26 11:52:1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