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宇飞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2020-06-29 13:09

很多啊,比如中闽能源借壳福建南纸、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上网搜下就有。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很多啊,比如中闽能源借壳福建南纸、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上网搜下就有。
2020-06-29 13:09:15
第一步,确定基建账科目与“大账”科目的对应关系,将两个制度的各个科目一一对应起来。 有些总账科目可以对应的就将总账科目直接对应,比如,基建账的现金科目对应“大账”的库存现金科目,应收有偿调出器材及工程款、应收票据、科目对应应收账款科目等。有些总账科目不能直接对应的,需将基建账的总账科目按内容划分成明细项目再与“大账”科目对应,比如,基建拨款科目,就需将其分解为同级财政拨款、上级单位拨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明细项目,才能与“大账”科目对应。 第二步,使用Excel设计行政单位基建并账计算表。该表左方为基建账科目,右方为“大账”科目,纵向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个会计要素及相应科目排列,基建账的每个科目都要对应“大账”的相关科目。 第三步,根据科目对应关系设置表内链接。比例: K5=G5,K6=G6,K7=G7,K8=G8,K9-10=G9%2BG10,K11-13=G11%2BG12%2BG13,K14=G14,K15=G15,K16-27=G16%2BG17%2BG19%2BG20%2BG21%2BG22%2BG23%2BG24%2BG25%2BG26%2BG27等。 第四步,根据基建账科目余额表,分别登记《行政单位基建并账表》的月初余额、月末余额栏,由表自动产生“大账”各科目的本期发生额。 第五步,编制并账会计分录。 按《行政单位基建并账表》“大账”各科目借方发生额净额,借记“大账”中的对应科目;按《基建并账表》大账各科目贷方本期发生额净额,贷记“大账”中的对应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对当期发生基本建设结余资金交回业务的,根据基建账中基建拨款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中归属于同级财政拨款的部分,借记“大账”中财政拨款结转或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其余部分,借记“大账”中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 按照基建账中基建拨款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中归属于同级财政拨款的部分,贷记“大账”中财政拨款收入科目;其余部分,贷记“大账”中其他收入科目;按照基建账中上级拨入资金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贷记“大账”中其他收入科目。按新制度支出确认原则,对基建账中相关科目本期发生额进行分析计算,按照计算出的数额,借记“大账”中经费支出科目。 第六步,根据并账会计分录登记“大账”相关总账和明细账。
2020-05-12 17:37:18
同学您好,小田老师为您解答。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相当于是兄弟公司合并,母子公司的报表是一致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认可的是净资产,即=股本%2B资本公积%2B其他综合收益%2B盈余公积%2B未分配利润。同一控制下的差额应该计入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的放至留存收益,同一控制下不确认损益; 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可以看做是无血缘关系企业的合并,其报表不一致,购买时的报表是按照公允价值入账即美化后的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认可的是公允价值。非同一控制下的差额应该确认损益,收入成本、资产处置损益或者投资收益。 举例子:海航集团并购allco金融集团飞机租赁业务就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一个集团内部进行重组合并就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个我暂时没有找到案例,但是同学有什么疑问还可以继续提问)
2020-07-01 17:14:02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双方拥有相同或者受相同实际控制人控制,比如A公司和B公司均由C公司控制,发生了合并就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不会产生商誉,不会增加损益。
2020-06-30 07:46:58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界定: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点: ①不属于交易,本质上是资产、负债的重新组合; ②交易作价往往不公允。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界定: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点: ①非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合并; ②以市价为基础,交易作价相对公平合理。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遵循非市场交易理念,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方不确认投出资产的处置损益。初始投资成本与所支付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或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遵循市场交易理念,购买方应以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购买方应确认所投出资产的处置损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中被投资单位的相关资产、负债按照合并日账面价值列示,后期计算利润的时候仍然按照账面价值计算,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计算利润时不存在差异。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中被投资单位的相关资产、负债按照购买日公允价值列示,后期计算利息的时候个别报表中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算,而合并报表中应调整为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   后期计算利润的时候如果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一致,以存货为例,假设存货个别报表中购买日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合并报表中认定的购买日其公允价值为220万元,本年对外出售60%   个别报表中该处置计入营业成本的金额=200*60%=120万元,而合并报表中认定的该处置的公允价值为220*60%=132万元,那么合并报表中应调减利润总额的金额=(220-200)*60%=12万元。   如果是固定资产,1月1日购买日个别报表中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剩余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而合并报表中认定的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220万元,那么调整的金额为本期应多计提的折旧额,也就是合并报表中应调减利润总额的金额=(220-200)/10=2万元。
2020-07-01 10:52:1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