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靖曦老师

职称高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2020-07-15 13:57

1、“营业收入”的本期金额及累计金额都填零;
  2、“营业成本”的本期金额及累计金额亦都填零;
  3、“实际利润总额”的本期金额填写“营业外收入”账户的金额,累计金额,如果以前季度没数据的,那按本期金额填写,若以前季度有金额,则将以前季度金额加上本期金额的合计数,填写在累计金额栏。
  4、“应纳所得税额”的本期金额,根据“实际利润总额”的本期金额乘以25%所算出的金额填写,其累计金额,根据“实际利润总额”的累计金额乘以25%所算出的金额填写;
  5、“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7行≤第6行;
  6、“实际已缴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7、“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不是的,免税所得,指的是个税可以税前扣除的收入,一般就是3500,10.1以后是5000
2018-09-26 16:03:44
1、“营业收入”的本期金额及累计金额都填零;   2、“营业成本”的本期金额及累计金额亦都填零;   3、“实际利润总额”的本期金额填写“营业外收入”账户的金额,累计金额,如果以前季度没数据的,那按本期金额填写,若以前季度有金额,则将以前季度金额加上本期金额的合计数,填写在累计金额栏。   4、“应纳所得税额”的本期金额,根据“实际利润总额”的本期金额乘以25%所算出的金额填写,其累计金额,根据“实际利润总额”的累计金额乘以25%所算出的金额填写;   5、“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7行≤第6行;   6、“实际已缴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7、“应补(退)的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2020-07-15 13:57:09
你好,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这种情况是 不需要 填写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的
2020-04-22 16:45:31
你好; 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 第一栏次农林牧渔业项目中填列里面去写
2022-04-28 09:59:46
你好 (一)表头项目 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生产经营所得所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表内信息栏 (1)投资者信息栏填写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合伙企业合伙人的相关信息.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其姓名应当用中、外文同时填写。 (2)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3)身份证件号码:填写纳税人身份证件上的号码。 (4)国籍(地区):填写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 (5)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2·被投资单位信息栏 (1)名称: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载明的被投资单位全称。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核发的被投资单位税务登记证号码。 (3)类型:纳税人根据自身情况在对应框内打“√”。 (三)表内的填写 “收入总额”:填写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总金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填写已计入收入的因购买国债而取得的应予免税的利息。 “成本费用”:填写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及其他支出的总额。 “营业成本”: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营业费用”: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管理费用”: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 “税金”: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个人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损失”: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投资者减除费用”:实际经营期限计算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投资者本人的生计减除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 (1)纳税人为非合伙企业合伙人的 第43行=第38行-第39行-第41行-第42行 (2)纳税人为合伙企业合伙人的 第43行=(第38行-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42行 “税率”,“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根据第43行计算得出的数额进行查找填写。 “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 “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纳税人填写本行的,应同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已预缴税额”:填写本年度在月(季)度申报中累计已预缴的个人所得税。 “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写。
2021-05-17 12:12:50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