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晓海老师

职称会计中级职称

2016-09-14 11:38

企业资产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和计划成本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都要按照实际成本核算,也就是不存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的问题,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在此略去。我主要总结一下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以及会计分录。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那么,当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产生差异的时候,就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是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原材料”科目,本科目用于核算库存的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的是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科目,本科目借方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本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记超支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记节约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要是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要是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还有三个重要的公式: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反应节约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反应超支差异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企业资产一般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和计划成本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都要按照实际成本核算,也就是不存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结转的问题,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在此略去。我主要总结一下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涉及到的会计科目以及会计分录。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等。那么,当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产生差异的时候,就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是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原材料”科目,本科目用于核算库存的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的是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采购”科目,本科目借方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本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记超支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记节约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要是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要是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还有三个重要的公式: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还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反应节约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反应超支差异
2016-09-14 11:38:17
你好! 具体是什么业务呢
2021-08-20 20:32:01
你好,合同履约进度60%答案AC对的
2021-10-25 19:56:51
C取现万分之5缴纳利息 2万限额是
2020-01-02 21:11:34
同学你好 题目问的是错误选项 最后一项是正确的
2020-09-15 15:39:5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