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21-07-20 12:26

核算使用的明细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1.“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会计处理(调初始)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份额)

    贷:银行存款等

           营业外收入(差额)

【提示1】该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仅适用于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取得时不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商誉或应计入损益的金额体现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提示2】投资方追加投资但仍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应当综合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

2.“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会计处理(调利润)

(1)核算前提(两个统一)

权益法下,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作为一个整体其所产生的损益,应当在一致的会计政策基础上确定,被投资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投资企业不同的,投资企业应当基于重要性原则,按照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对被投资单位进行调整。另外,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期间不同的,也应进行相关调整。

(2)完全权益法下投资收益代表的是被投资单位资产、负债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在未来期间通过经营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

投资收益的确认应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即应按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被投资单位净利润后,再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调整后净利润×投资份额)

②借:投资收益(调整后净亏损×投资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涉及的主要调整:

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减值准备金额

a.调整被投资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额或摊销额

c.按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该存货的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确定的存货销售成本,调整被投资单位净利润后,再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

【提示1】只有销售出去的存货才影响营业成本进而影响利润,才需要进行调整。

【提示2】

a.无论公允价值高于还是低于账面价值,都需要对净损益调整;

b.无论被投资方实现盈利还是出现亏损,且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都需要对净损益进行调整;

c.如果投资方无法合理取得被投资方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则按照账面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

d.在实务中,如果净利润无法调整或调整意义不大时,可以不调整;

e.如果考虑所得税,还需考虑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3)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以抵销。

【提示】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界定:购入方作为存货,则指的是未将商品销售给第三方(非关联方企业);购入方作为非流动资产核算,则指的是未提取折旧或未摊销的部分。

Amy(艾米) 追问

2021-07-20 17:55

老师好!谢谢您提供的这么多的信息。我想问的是被投资单位的会计分录分别怎么写的?

朴老师 解答

2021-07-20 18:03

借银行
贷实收资本
贷资本公积
这样做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核算使用的明细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1.“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会计处理(调初始) (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份额) 贷:银行存款等 营业外收入(差额) 【提示1】该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仅适用于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取得时不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商誉或应计入损益的金额体现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提示2】投资方追加投资但仍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应当综合考虑与原持有投资和追加投资相关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 2.“损益调整”明细科目的会计处理(调利润) (1)核算前提(两个统一) 权益法下,是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作为一个整体对待,作为一个整体其所产生的损益,应当在一致的会计政策基础上确定,被投资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投资企业不同的,投资企业应当基于重要性原则,按照本企业的会计政策对被投资单位进行调整。另外,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期间不同的,也应进行相关调整。 (2)完全权益法下投资收益代表的是被投资单位资产、负债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在未来期间通过经营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 投资收益的确认应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即应按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调整被投资单位净利润后,再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 ①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调整后净利润×投资份额) ②借:投资收益(调整后净亏损×投资份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涉及的主要调整: 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减值准备金额 a.调整被投资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额或摊销额 c.按投资时被投资单位该存货的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确定的存货销售成本,调整被投资单位净利润后,再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 【提示1】只有销售出去的存货才影响营业成本进而影响利润,才需要进行调整。 【提示2】 a.无论公允价值高于还是低于账面价值,都需要对净损益调整; b.无论被投资方实现盈利还是出现亏损,且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同,都需要对净损益进行调整; c.如果投资方无法合理取得被投资方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则按照账面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 d.在实务中,如果净利润无法调整或调整意义不大时,可以不调整; e.如果考虑所得税,还需考虑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3)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以抵销。 【提示】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界定:购入方作为存货,则指的是未将商品销售给第三方(非关联方企业);购入方作为非流动资产核算,则指的是未提取折旧或未摊销的部分。
2021-07-20 12:26:48
你好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 
2020-12-25 11:54:44
按税后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金的账务处理是: 1、按税后利润的10%计提时: 借:利润分配-计提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2、结转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计提盈余公积 3、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购建职工宿舍、托儿所、理发室等方面的支出。旧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公司制企业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2006年新公司法仅规定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取消了所有关于“法定公益金”的规定。公司制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规定比例10%从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按照《企业所得税》规定,以前年度亏损(5年内)可用税前利润弥补,从第六年起只能用第六年税后利润弥补。
2015-11-08 11:22:06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任意盈余公积 然后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任意盈余公积
2015-12-25 14:27:59
你好 借:利润分配——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   92250*1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92250*10%
2021-05-15 16:55:1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