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问公司买茶叶送人,收到发票了,不过公司还没 问
是的,就是那样做的 答
我从厂家买设备1000块钱 ,我卖1300,我有进项发票13 问
同学你好 税额一共要交多少呢 答
我有个关于保证金的问题想咨询,当时支付保证金是 问
收到保证金做当时支付保证金相反的分录 答
老师,我们用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去年开的一张普通发 问
你好,直接开负数发票,然后做红冲收入的分录就行 答
怎么理解: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本期存货增加额+本期 问
这个等式是在特定财务背景下,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财务数据进行近似汇总的一个表达。我们可以逐一理解等式两边的项目: 等式左边: 1. 营业成本: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 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3. 本期存货增加额:指期末存货价值相对于期初存货价值的增加量。 4. 本期固定资产增加额:指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 5. 无形资产增加额:指无形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长。 这些项目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的增长情况。 等式右边: 1. 本期取得发票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所有发票的总金额,它通常与企业的采购、成本等经济活动相关。 2. 本期发放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员工的全部劳动报酬。 3. 本期折旧或摊销:指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费用。 4. 本期海关进口额:指企业从海关进口的商品的总金额。 这些项目则代表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经济资源的总额,以及因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支出。 等式理解: 这个等式试图在总体上平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与收入(或可视为收入的来源)。左边代表了企业因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成本和费用的增加,以及资产的增长;右边则代表了企业因采购、支付工资、折旧摊销等经济活动而取得或支出的经济资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等式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会计等式,而是一个近似的汇总表达,用于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各项数据的具体计算和调整可能需要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和具体情况进行。 答
![](https://al3.acc5.com/179227_6539ca7af27c30.png?image_process=sharpen,100)
材料用于生产甲产品,为什么不以甲产品的成本确定材料的账面价值呢?
答: 甲产品的成本不仅仅是材料成本,还有人工、水电,等
1.2017年12月31日,快学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77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750万元,该材料专门用于生产甲产品。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的影响,用A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 220万元,甲产品的成本为1 190万元。2017年12月31日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老师我特别不理解这里的A材料的 账面价值成本,和甲产品的成本?这个题我要从哪里先入手好?我都分不清先是产品还是材料
答: 你这个是计提减值是吗,同学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兴源公司库存甲材料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库存乙材料专门用于生产B产品。2019年12月31日,甲材料账面价值为13 200元,乙材料的账面价值为9 600元。库存甲材料可生产4台A产品,将甲材料加工成A产品平均每台的加工成本为3 000元;库存乙材料可生产8台B产品,将乙材料加工成B产品平均每台的加工成本为1 500元。A产品和B产品均没有签订销售合同,2019年12月31日A产品每台的市场售价为7 200元,每台平均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00元;B产品每台的市场售价为2 800元,每台平均销售费用及税金为200元。要求:(1)分别计算A产品和B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据以判断甲材料和乙材料是否发生了减值;(2)如果原材料发生了减值,计算甲材料和乙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答: 正在解答中,请稍后
![](http://static.acc5.com/static_acc5/2018/images/w-close.png)
![](https://al3.acc5.com/_65a23bffe86f3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