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小林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税务师

2021-12-14 10:21

您好,有增值税及其附加税?

我要上岸! 追问

2021-12-14 10:28

个人劳务所得税

我要上岸! 追问

2021-12-14 10:30

没有,就是个人劳务所得

小林老师 解答

2021-12-14 10:44

您好,税后3360-21000之间,税前是/0.84

我要上岸! 追问

2021-12-14 10:46

税后金额/0.84?   0.84?

小林老师 解答

2021-12-14 10:48

您好,是的,计算后得出税前金额

我要上岸! 追问

2021-12-14 11:33

明白了,谢谢老师

小林老师 解答

2021-12-14 13:26

您好,您客气,小林非常荣幸能够给您支持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有增值税及其附加税?
2021-12-14 10:21:21
1.工资、薪金所得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1)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累计预扣预缴 举例 【例】 2019年1月,甲取得工资3万元,个人负担“三险一金”4000元,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无其他扣除项);2019年2月,甲同样取得工资3万元,个人负担“三险一金”4000元,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无其他扣除项)。问:甲在1月和2月分别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答】 1.如果上述工资在2018年1月和2月取得,甲两个月应分别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不得扣除。 每月应纳税额=(30000-4000-3500)×25%-1005=4620元。 2.由于上述工资在2019年取得,甲应按照累计预扣预缴法计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可以扣除。 1月应纳税额=(30000-4000-5000-2000)×3%=570元; 2月应纳税额=[(30000+30000)-(4000+4000)-5000×2-(2000+2000)]×10%-2520-570=710元。 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计算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具体预扣预缴税款计算方法为: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税款时,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2019-08-28 10:50:59
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少于4000元) - 800元 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超过4000元) × (1 - 20%)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说明: 1、劳务报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2、劳务报酬所得大于800元且没有超过4000元,可减除800元的扣除费用; 3、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可减除劳务报酬收入20%的扣除费用;
2022-04-14 18:55:22
个人劳务报酬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专项附加扣除-专项扣除;适用税率一般为3%~45%,速算扣除数为20%-30%。如:A先生在一家公司从事技术服务,全年劳务报酬为40000元,前提条件下,缴纳社会保险费为9000元,每月有一定的医保和公积金,那么他当月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0-9000=31000元;适用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为30%,所以他当月应纳税额为:31000×25%-30%= 5500元。
2023-03-22 14:28:08
您好: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8-06-19 00:01:5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