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王雁鸣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7-05-08 10:28

老师,那这个期末数减期初数是0,就填写0对吗? 
那这个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怎么理解?新手会计,问题挺多,还麻烦老师解答下

潇潇 追问

2017-05-08 10:59

老师,麻烦您看看这个现金流量表,本月公司与现金有关的是发工资用了3000,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6000,期初6000,我填了12栏,后面的71栏如果填0,那保存时就出现73栏与20栏应一样的提醒,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王雁鸣老师 解答

2017-05-08 09:38

您好,经营性应付项目主要是指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包括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期末数减期初数,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减少。

王雁鸣老师 解答

2017-05-08 10:52

您好,期末数减期初数是0,就填写0,是对的。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王雁鸣老师 解答

2017-05-08 11:28

您好,出现73栏与20栏应一样的提醒,与12栏是没关系的,那是因为整个报表不对造成的,其他各项要填写正确才行的。 
下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七、重要说明  
本文提出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仅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简单办法,说其简单,是因为这个方法仅是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部分明细账编制,而实际业务是错综复杂的,按本文办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无法全面反映出来;按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编制,工作量又非常大,这需要平时做好积累,在实际工作中,现金流量表是年度决算报表,平时并无编报要求,大部分企业财务因为工作繁忙,而疏忽做好这一基础工作,都是年终决算时临时编制,却又无从着手,本文方法可以暂时解决这些企业财务人员的燃眉之急。  
现金流量表在企业决策中作用,各企业管理层还未引起高度重视,企业财务人员编制该表也是应付完成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很难审计或干脆不审。充分发挥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还有一个逐步的认识过程。  
要精确编制现金流量表,需要财务人员平时按月做好数据的积累工作,本文提出的办法也仅是权宜之计,从重要性角度考虑,按本方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基本能反映出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满足企业基本的决策需要。读者可以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对该方法进行完善补充,以符合自己的编制习惯和需要。  
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从事报表编制的财务人员会很快熟练的,熟练后一般在一小时以内可以编制出现金流量表,作者本人的最快速度是20分钟。  
本文提出的编制方法,是粗略性的,仅适合主业突出的单一主体企业,不适合多元化经营的集团企业以及购并、重组、对外投资频繁的企业(可以参考借鉴)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收到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与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企业对经营现金流量表的操纵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①篡改现金流量性质,将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粉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将经营活动支出放到投资活动中,将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粉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等等; ②权宜之计,企业为了避免年度会计报表中的经营现金净流量恶化,可让母公司或大股东在期末大量偿还应收账款甚至先行支付预付账款,在下期再将资金以多种形式返回给母公司或大股东; ③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一种形式,并不能改善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收益质量; ④利用应付项目,在改善应收账款余地已不大的情况下,将目标瞄准了应付项目。
2022-07-06 16:13:28
现金流量表中,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非经营净收益指的就是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净收益
2020-03-01 21:08:42
您好,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包括: 1)。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 收到的各种罚款收入,比如员工迟到或者损坏公物交纳的罚款等。 2)。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 比如:收到的废品收入等。 3)。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 比如:收回的前期员工借走的备用金等。 4)。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 比如:收到的包装物押金等。 5)。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2019-10-13 12:08:01
您好,经营性应付项目主要是指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包括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期末数减期初数,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减少。
2017-05-08 09:39:04
不是,这个是支付公司主营业务有关的现金项目。。
2016-01-12 09:27:20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