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999

职称注册会计师

2023-03-13 14:55

年限平均法是按照资产的使用期限来确定折旧率的一种方法,以固定的折旧率将资产使用期内的折旧额累计计提。工作量法又称事务量法,是由资产的使用情况来决定折旧率的一种方法,按照资产使用事务量来决定计提折旧额。年数总和法是根据资产使用寿命和实际使用年限叠加确定折旧率的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照资产原值的两倍递减法计提折旧率的方法。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年限平均法是按照资产的使用期限来确定折旧率的一种方法,以固定的折旧率将资产使用期内的折旧额累计计提。工作量法又称事务量法,是由资产的使用情况来决定折旧率的一种方法,按照资产使用事务量来决定计提折旧额。年数总和法是根据资产使用寿命和实际使用年限叠加确定折旧率的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照资产原值的两倍递减法计提折旧率的方法。
2023-03-13 14:55:24
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工作量法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当年的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比如一共5年,第一年是5/(5%2B4%2B3%2B2%2B1),第二年就是4/(5%2B4%2B3%2B2%2B1),第三年就是3/(5%2B4%2B3%2B2%2B1)等等)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 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2
2022-04-12 10:37:05
你好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2020-12-02 10:04:23
你好,你的题材发出来一下
2021-04-05 23:28:26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利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旧额 3、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常用的加速折旧法有两种: (1)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一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额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最后两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2)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为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和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折数总和 或: 年折旧率 =(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2021-05-24 11:39:1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