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介绍美国coso委员会的基本情况 2、国内外对内部控制定义的不同 3、内部控制的内涵的理解 4、如何理解“内部控制是全员工控制”这句话? 5、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结合能带来哪些好处? 6、内部控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7、内部控制几个不同发展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8、内部控制在中国运用最广泛是哪个阶段的理论? 9、网络化和智能化给内部控制带来了哪些机会和挑战? 10、Sarbanes-Oxley Act中界定的CEO和CFO关于财务报告的责任
笑点低的蚂蚁
于2023-09-06 12:38 发布 578次浏览
- 送心意
婵老师
职称: 中级会计师
2023-09-06 14:41
1、COSO是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的英文缩写。 1985年,由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内部审计师协会 [3] 联合创建了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旨在探讨财务报告中的舞弊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之道。两年后,基于该委员会的建议,其赞助机构成立COSO委员会,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
2、国内外对内部控制定义的不同:①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同。根据审计准则定义,我国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目的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会计的可靠可信及业务活动的合法合规,而美国的内部控制目标不仅涵盖企业的会计系统控制,而且还需要合理保证经营的效益性和管理的合法合规性。达到该目标,需要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活动,涉及到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详细分析。例如一些表面上看来不是财务上的风险也要加以考虑,如防止涉及法律诉讼,避免公众形象受损或有众中处于窘迫的境地。虽然起初的影响好象与财务无关,但这些风险最终可能会对财务产生京响。因此在内部控制中增加非财务目标,其目的亦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可看出COSO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的内容更为宽泛。②内部控制的手段不同。我国内部控制的手段主要以查错防弊为主,即在一定的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下,防止、发现、纠正会计系统的差错与舞弊,而美国的内部控制己将风险评估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这一考虑是针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设置的。③内部控制的层次不同。我国仍停留在内部牵制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并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而是直接列出了内部控制的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就是将内部控制的设置限定在业务项目层次上进行,而美国的内部控制已采用内部控制要素的观念,内部控制 的设立是按照业务循环及每个业务循环的五项构成要素来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