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24-09-05 15:56

首先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及投资时的商誉:
初始投资成本为 1200 万元。
投资时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 2500×60% = 1500 万元。
形成商誉 = 1200 - 1500 = -300 万元(负商誉,说明在投资时占了便宜)。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处理:
出售 40% 股权后,剩余 20% 股权,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出售部分的处理:
已确定出售部分的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900,贷:长投 800,投资收益 100(题干中投资收益 120 有误,900 - 1200×40% = 900 - 480 = 420 才是正确的投资收益金额)。
剩余部分追溯调整:
对剩余 20% 股权进行追溯调整,需将原取得投资至处置投资时乙公司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和投资收益。
乙公司自 16 年 1 月 1 日至 20 年 5 月 1 日实现净利润 400 万元,剩余 20% 股权应享有的净利润份额为 400×20% = 80 万元。
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80,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80×(1 - 提取盈余公积比例),贷:盈余公积 80× 提取盈余公积比例。
同时,需调整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等权益变动情况(若有)。
所以,通过上述步骤完成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处理

武月红 追问

2024-09-05 15:58

20%的追溯调整   借:长投-投资成本500 贷:银行存款 4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原营业外收入)  净利润:  借:长投-损益调整 80 贷:投资收益 80  帮忙看看哪里不对。他对40%账面的出售和对20%的追溯调整,这个数是不是就是最开始取得时付出的银行存款那个数啊?

朴老师 解答

2024-09-05 16:02

一、出售 40% 股权部分
首先计算出售 40% 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初始投资成本 1200 万元,取得 60% 股权,则每 1% 股权对应的成本为 1200÷60 = 20 万元。
出售的 40% 股权对应的成本为 20×40 = 800 万元。
实际取得价款 900 万元,所以出售 40% 股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900 - 800 = 100 万元,而不是题干中的 120 万元。
二、剩余 20% 股权追溯调整部分
投资成本调整:
初始投资时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 2500×60% = 1500 万元,已确认负商誉 300 万元(1200 - 1500)。出售 40% 股权后,剩余 20% 股权对应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200×20% = 400 万元,此时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 2500×20% = 500 万元,应调整投资成本 100 万元。
调整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成本 100,贷:盈余公积 10(假设按 10% 提取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90,而不是原营业外收入。
损益调整:
乙公司自 16 年 1 月 1 日至 20 年 5 月 1 日实现净利润 400 万元,剩余 20% 股权应享有的净利润份额为 400×20% = 80 万元。
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80,贷:盈余公积 8(假设按 10% 提取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72。
三、关于追溯调整与初始投资银行存款数的关系
追溯调整后的 20% 股权的账面价值与最开始取得时付出的银行存款数没有直接对应关系。追溯调整是根据权益法的要求,对剩余股权的投资成本和损益调整进行重新计量,以反映自初始投资以来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化对投资的影响。

武月红 追问

2024-09-05 16:33

那20%追溯调整时的借:长投-投资成本400 贷:银存400不需要写了?

朴老师 解答

2024-09-05 16:36

是的
追溯调整后的 20% 股权的账面价值与最开始取得时付出的银行存款数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武月红 追问

2024-09-05 16:36

卖了40%,剩下的20%按权益法入账时,价值是1200*1/3=400,这个分录需要写吗

朴老师 解答

2024-09-05 16:42

同学你好
这个需要写的

武月红 追问

2024-09-05 16:50

为啥没有对应关系?1200万取得60%,卖了40%账面800,差额走投资收益。还剩下20,按付出的银行存款占比是400,与后面调成本调利润都是直接挂钩的啊。根据他来算的40%账面,和20%初始时付出的对价啊

朴老师 解答

2024-09-05 17:00

一、出售 40% 股权的处理
计算出售部分股权的账面价值:初始投资成本为 1200 万元,取得乙公司 60% 股权,那么出售 40% 股权对应的账面价值应为 1200×40%/60% = 800 万元,这部分处理正确。
但这里的投资收益应为 900 - 800 = 100 万元,而不是 120 万元。
二、20% 股权追溯调整的处理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取得乙公司 60% 股权时,付出 1200 万元,乙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是 2500 万元,那么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 2500×60% = 1500 万元,大于初始投资成本 1200 万元,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调整金额为 1500 - 1200 = 300 万元,按比例分配到剩余 20% 股权上应为 300×20%/60% = 100 万元。这里将其计入 “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正确,但金额应是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而不是原营业外收入。
对于净利润的调整:乙公司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5 月 1 日实现净利润 400 万元,剩余 20% 股权应享有的净利润为 400×20% = 80 万元,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正确。
三、关于账面价值与初始投资成本的关系
初始投资成本是在取得股权时付出的对价。
后续随着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动以及股权的出售等情况,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会不断发生变化。
虽然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并不是简单的直接对应关系,因为中间涉及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净利润的实现、净资产的变动、股权出售等。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投资收益需要先结转到本年利润,然后才是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23-12-07 14:49:26
第一个分录不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应该是投资收益。
2022-06-22 11:05:01
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股东a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2020-04-18 19:02:22
首先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及投资时的商誉: 初始投资成本为 1200 万元。 投资时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 2500×60% = 1500 万元。 形成商誉 = 1200 - 1500 = -300 万元(负商誉,说明在投资时占了便宜)。 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处理: 出售 40% 股权后,剩余 20% 股权,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 出售部分的处理: 已确定出售部分的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900,贷:长投 800,投资收益 100(题干中投资收益 120 有误,900 - 1200×40% = 900 - 480 = 420 才是正确的投资收益金额)。 剩余部分追溯调整: 对剩余 20% 股权进行追溯调整,需将原取得投资至处置投资时乙公司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和投资收益。 乙公司自 16 年 1 月 1 日至 20 年 5 月 1 日实现净利润 400 万元,剩余 20% 股权应享有的净利润份额为 400×20% = 80 万元。 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 — 损益调整 80,贷: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80×(1 - 提取盈余公积比例),贷:盈余公积 80× 提取盈余公积比例。 同时,需调整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等权益变动情况(若有)。 所以,通过上述步骤完成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处理
2024-09-05 15:56:27
1.向股东分配利润分录,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的时候,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2019-10-14 09:17:2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