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宋生老师

职称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2024-12-26 14:59

总额法: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取得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摊销时,借记“递延收益”,贷记“其他收益”

净额法: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取得时,同样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但会直接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不通过递延收益科目

宋生老师 解答

2024-12-26 15:00

总额法: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一次或分次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净额法: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所补偿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总额法: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取得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摊销时,借记“递延收益”,贷记“其他收益” 。 净额法: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取得时,同样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但会直接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不通过递延收益科目
2024-12-26 14:59:56
同学你好 两者的定义和应用场景不同。净额法是指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只确认实际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的情况,因为这些收入通常是直接与现金收入相关的。而总额法是指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将应收账款和现金收入总额都确认为收入。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的情况,因为这些收入通常与合同约定的总价款相关。 两者的优缺点也有所不同。净额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懂、易于操作,但缺点在于未能反映出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尤其是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折扣、退款等风险。而总额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但缺点在于操作复杂,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财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所以,企业在选择净额法还是总额法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业务特点、财务状况、管理能力等因素。对于收入主要来自于提供劳务或销售商品的企业,净额法可能更为适用;而对于收入主要来自于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的企业,总额法则更为适用。
2024-03-20 10:11:54
总额法财务报表上以应收账款的金额列示,净额法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确定
2019-01-19 17:23:18
借业务活动费 贷财政补助收入 借事业支出 贷财政补助预算收入 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区别 答:一、指代不同 1、总额法:实行现金折扣的企业对商品销售收入按照发栗金额记帐的一种方法. 2、净额法:实行现金折扣的企业对商品销售收入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净额入帐的一种方法. 二、特点不同 1、总额法:.现金折扣要到购货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时才予确认.现金折扣是企业在除销商品时,为了鼓励销售客户尽早付款.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 2、净额法:是对购货客户鼓励尽早付款的一种办法,购货客户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可李受一定的折扣优待.超过规定期限,就不能享受. 三、会计分录不同 1、总额法: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销售净额)贷:应收帐款如果购货客户在规定现金折扣期后付款,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按发票金额)贷:应收帐款(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销售净额)贷:其他业务收入(未实现的现金折扣). 2、净额法:即按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净额入帐:借:应收帐款(扣除现金折扣后的销售净额)贷:商品销售收入如果购货客户在规定现金折扣期内付款
2020-05-16 22:23:22
1)总价法,是在销售业务发生时,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以未扣减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售价作为入账价值,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对客户提前付款的鼓励性支出,作为财务费用,我国会计实务中规定采用总计法。 2)净价法。净价法假定顾客一般会提前还款,享受现金折扣。企业销售时,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均按照扣减现金折扣后的金额入账。客户过了折扣期以后的丧失折扣的款项,视作为销售企业提供信贷所获得的收入,作为财务费用的减项,同时增加应收账款。 我来举一个例子 销售一笔货300元,10天20天30天内还款分别是260、280、300元。假设都是280 总价法入账 借:应收账款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借:财务费用 20 借:银行存款 280 贷:应收账款 300 净价法入账 借:应收账款 2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60 借:银行存款 280 贷:财务费用 20 贷:应收账款 260 注意,我国采用总价法
2019-06-17 09:10:53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