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计入其他收益

2019-09-28 11:58 来源:网友分享
3814
其他收益科会计科目,您了解的有多少?首先,本篇文章给您带来了其由来,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说明.不过,本篇文章会计学堂小编主要给您讲述的是财务报表中其他收益科目核算内容,其政府补助准的相关政策不要错过了.

哪些计入其他收益

2017年5月10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其他收益"是本次修订新增的一个损益类会计科目,应当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其他收益"项目,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在该项目中反映.

同时,该科目专门用于核算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但不宜确认收入或冲减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准则规定,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经济业务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应当计入营业外收支.

政府补助准则不对"日常活动"进行界定.通常情况下,若政府补助补偿的成本费用是营业利润之中的项目,或该补助与日常销售等经营行为密切相关(如增值税即征即退等),则认为该政府补助与日常活动相关.

对于总额法下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在实际收到或应收时,或者将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分摊计入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递延收益"等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哪些计入其他收益

其他收入

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固定资产租赁收入、收取的违约金等各种杂项收入.

投资收益是指事业单位向除附属单位以外其他单位投资而取得的收益.但不包括附属单位上缴的收入.投资收益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投资期间分得的利息或红利;二是出售或收回投资时形成的买卖差价或收回价值与最初投资价值的差额,该差异为正数时,即为收益;为负数时,即为损失.

利息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因在银行存款或与其他单位或企业的资金往来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它不包括事业单位在各种债券投资上的利息收入,如国库券利息收入,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等,这些利息收入应列为事业单位的投资收益.

捐赠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包括内部职工)无偿赠送给事业单位的未限定用途的财物,包括实物或现金.限定用途的捐赠财物应在拨入专款中单独反映.

固定资产租赁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将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给其他单位或团体使用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收取的违约金是指依据有关合同或契约,事业单位对违反合同或契约条款的单位、企业或个人收取的罚金.

看完上文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其他收益"是2017年修订新增的一个损益类会计科目,应当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其他收益"项目,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在该项目中反映.关于其他收益还有疑问的都可以到资讯页面查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有哪些

    你好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包括下列两类:   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   (1)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   (2)权益法下不能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3)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反映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4)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公允价值变动   反映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由企业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而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2.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权益法下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2)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反映企业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的金额作为该项目的减项。   (3)金融资产重分类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反映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4)其他债权投资信用减值准备   反映企业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指其他债权投资)的损失准备。   (5)现金流量套期储备   反映企业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   (6)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7)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时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

  • 老师,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科目有哪些

    同学好,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2.长期股权投资指,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 哪些收益要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财政部于2014年7月1日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该准则最大亮点之一是利润表中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其他综合收益”作为一级科目核算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本文分两种情况比较及例解分析。   改头换面,另起炉灶   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情况,进行了科目转换,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即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核算。就像百川归海,需要中途转个弯,这个中转站就是“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2.长期股权投资指,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

  • 哪些收益要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其他综合收益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一种责任,它反映了公司在当前会计期间所取得的其他类型的收入和支出。其他综合收益包括:(1)外币折算损益:指当其他货币兑换人民币时的差额。(2)投资损益:指投资金额增加或减少的差额。(3)营业外收入:指非营业性活动中的收入,如赔偿金、摊回保险费、政府补助等。(4)其他收益:指其他非营业性活动中的收入,如罚款收入、赔偿收入等。(5)减少资产减值损失:指因资产减值而产生的减少或改变的损失。(6)利息收入或支出:指支付或收取的利息收入或支出。

  • 哪些收益要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2.长期股权投资指,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