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收益一般按几年摊销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而摊销年限则指的是资产或费用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分摊的期限。
一、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因此,对于作为递延收益的无形资产,其摊销年限应不低于10年,或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进行摊销。
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规定,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因此,对于作为递延收益的长期待摊费用,其摊销年限应不低于3年。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摊销年限可能因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政策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的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递延收益的摊销年限。
递延收益摊销的会计分录怎么入账?
1、取得递延收益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在对递延收益进行分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
递延收益一般按几年摊销?通过上文提及到的相关会计知识学习,我们应该知道作为公司的额递延收益摊销年限的确定,这是需要根据不同类型资产产生的递延收益来决定的,这点相信你们读完上文应该都是有所认知的。其次,学员们在实操工作中应当是需要根据递延资产产生的来源进行分析,如果对此方面的会计知识还有什么其他的见解,那么就来这里找会计老师进行咨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