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档案永久保存
根据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以下会计档案需永久保存: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和银行对账单。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辅助性账簿。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
4.其他类: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档案需永久保存,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对部分档案进行鉴定和销毁。但在销毁前,必须确保档案已经过电子化处理,能够满足日后查询和审计的需要。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是什么?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指对档案划定的存留年限。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一般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其中,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
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具体如下:
1、需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包括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2、保管期限为30年的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3、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包括月度、季度和半年度财务报告、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纳税申报表;
4、固定资产卡片账需在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什么档案永久保存?通过上文提及到关于档案永久保存的知识,相信你们读完上文内容之后对此永久档案保存应该是有所理解;其实企业会计档案按照要求都是需要进行保存的,这个对于每一位会计人员来说都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要点的,因为会计档案对于企业后期的核查和追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如果你们觉得上文提及到的档案不足以解答你们问题,那么欢迎你们来本网站上免费报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