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保区和自贸区的区别

2019-11-16 10:39 来源:网友分享
3255
:保税区、自贸区、物流园区,这些是大家比较容易混淆的,所以今天会计学堂的小编会来讲讲这些区的概念以及区别,首先我们来看综保区和自贸区的区别,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综保区和自贸区的区别

答: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着重强调着本岛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自由贸易区 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广东(三大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

综保区和自贸区的区别

保税物流园区是什么

答:  保税物流园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税区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和国内各类保税区不同的是,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色是"境内关外"的特殊海关监管制度,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所谓"一线",是指自由贸易区与国境外的通道口,"一线放开"是指境外的货物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进入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的货物也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运出境外;

所谓"二线",则是指自由贸易区与海关境内的通道口,"二线管住",是指货物从自由贸易区进入国内非自由贸易区、或货物从国内非自由贸易区进入自由贸易区时,海关必须依据本国海关法的规定,征收相应的税收.

有关综保区和自贸区的区别以及物流园区等相关内容已经讲解完毕了,这些是有关自由贸易的内容,在海关的管辖下,便于转口贸易等.更多的内容讲解尽在会计学堂学堂,我们不间断更新精彩知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保税区与综合保税区的区别

    保税区也称保税仓库区,级别低于综合保税区。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 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和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后,余款退回货主。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 老师我在变更公司的营业执照地址, 之前地址是自贸区, 现在这个地方是非自贸区, 想问下 自贸区和非自贸区, 税收上 有什么区别大吗, 还是只是名字不一样。 如果自贸区有税收优惠的话, 不是自贸区的 可以选上自贸区吗

    自贸区应该是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同学

  • 设在自贸区的外贸企业与设在自贸区区外企业,对采购环节与出口环节有什么区别?

    你好同学本质上在自贸区注册公司与区外公司没什么太大的区别,自贸区公司执照上并不载明注册资本,实收资本,也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和法人同样承担公司有限责任,自贸区公司享受政府改革红利,自贸区具体优惠方案详情见企业管理官方网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看中自贸区内98项试点可能带来的优惠条件,很多公司开始先行一步,抢占区内注册资源。自贸区内租办公楼,一般分“实租”和“虚租”两种,实租的主要都是在自贸区内有工厂的企业,虚租则主要是租用一个门牌号,用以开展相关业务,但员工不一定真要在此上班,虚租以外贸进出口等企业为主。最近一个月来,自贸区内虚租价格已经从2万元到2.3万元一年,涨价到2.5万元到2.8万元。自贸区已经无房可售,连租房都很困难。上海自贸区的推出, 更加彰显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投资更加具有吸引力! 10年前来上海投资的外地企业只有2万家, 10年后全国各地累计来沪设立近50万家。10年间,上海的外地注册资本总量翻了逾25倍。 2013年上半年:上海新增外地投资企业4万多户,年均增长约11%。外地企业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海是国际标准的舞台,一个战场,会吸引很多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企业和企业家来到,并且“上海的教育水平、人才优势、基础建设,是企业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归国的重要砝码。”“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为国内企业服务,提供更好的土壤,这是来上海注册公司的外地投资企业普遍的观点。 那么在上海注册公司有哪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呢? 1、以上海自贸区企业的品牌优势占领国内市场,辐射国际市场。 2、以上海宽广的经济、金融、人文、科技、信息、交通等资源,实现远大理想。 3、随着自贸区的出台,上海在金融,贸易,旅游,航运,信息,房地产等领域即将涌现更多新 的机遇。 4、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或公司对企业发展国际贸易,产品出口世界各地起重要的桥梁作用。 5、在上海当地银行开户,利用支票收支,调动,周转资金,无现金交收麻烦和风险。 6、以上海公司名义在沪置业、投资,您可方便房产按揭买卖、证券、金融投资,安家立业。 7、上海独有的税收返还政策,增值税返还6%-8%,营业税返还45%左右,所得税还18%左右,进一步降低企业自身风险。

  • 综合保税区 其他试点企业和非试点企业有什么区别?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9号 (二)除进口自用设备外,购买的下列货物适用保税政策: 1.从境外购买并进入试点区域的货物; 2.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区域除外)或海关保税监管场所购买并进入试点区域的保税货物; 3.从试点区域内非试点企业购买的保税货物; 4.从试点区域内其他试点企业购买的未经加工的保税货物。 (三)销售的下列货物,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1.向境内区外销售的货物; 2.向保税区、不具备退税功能的保税监管场所销售的货物(未经加工的保税货物除外); 3.向试点区域内其他试点企业销售的货物(未经加工的保税货物除外)。

  • 个人综合所得和个人经营所得的区别的区别

    个人取得的经营所得主要包括以下4种: 1)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 2)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 4)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参考:《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提醒二 个人所得税的综合所得指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其中: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