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

2021-07-29 10:28 来源:网友分享
1274
存货成本是在进行购入、订货、储存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各种费用,除此之外,还包含存货短缺造成的一些经济损失.那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很多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有关方法介绍如下.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或先收到的存货先耗用,并根据这种假定的存货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2、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根据期初存货结余和本期收入存货的数量及进价成本,期末一次计算存货的本月加权平均单价,作为计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结存价值的单价,以求得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和结存存货价值的一种方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货后,立即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价或成本的1种方法.计算公式:库存原有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该次(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即:每次(批)存货发出成本=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除上述计价法外,还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但前五种方法属于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存货期末计价通常是以实际成本确定.但是.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一较为广泛的方法--成本(实际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设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

存货成本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其中,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在存货的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提供人员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以上整理的资料内容,就是我们针对"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这一问题的全部解答.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这里小编也就不再一一讲解了,参考上述信息即可.除此之外,小编还延伸介绍了一下存货成本的内容,仅供参考!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投资公司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是什么

    你好,投资公司是没有存货的,你可以按加权平均法

  • 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不同的计价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造成哪些影响?

    这个需要对比着去看对报表的影响,单个的数,没有可分析性。 举个例子: 某企业2017年度购销货情况如下:3月购进货物50万公斤,单价4元;4月购进货物60万公斤,单价4.5元;5月购进货物70万公斤,单价4.6元;6月销货160万公斤,单价5.5元;9月购进货物80万公斤,单价4.8元;11月购进货物40万公斤,单价5元;12月销货100万公斤,单价6元。 方案一:采用先进先出法。除11月购进的货物作为库存外,其余已售出,因此库存存货成本200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76万元,销售收入148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304万元,企业所得税100.32万元。 方案二:采用后进先出法。库存存货成本176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2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80万元,企业所得税92.4万元。 方案三: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的加权平均价为4.587元,则库存存货成本183.47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92.53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87.47万元,企业所得税94.87万元。 方案四:采用移动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192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84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96万元,企业所得税97.68万元。 可见,在进货价格呈上升趋势时,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由轻到重依次是: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最佳方案是采用后进先出法,此时期末存货成本最低,当期成本最高,利润降低,起到延缓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效果,能减少物价上涨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反之,物价呈下降趋势时,选择方案的顺序正好与之次序颠倒,最佳方案是采用先进先出法,如电子产品,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逐渐下降,选择先进先出法对企业有利。

  • 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不同的计价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造成哪些影响?

    同学你好 企业存货成本计价时,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上述几种存货计价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单位核算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中一种,一旦确定,不允许随意变更

  •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入存货的什么确定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入存货的什么确定

  • 小企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按照评估价值确定 判断

    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