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依据和方法

2023-10-22 16:59 来源:网友分享
311
现在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及时的报出自己的财务报表,企业所报出的财务报表中,有一张财务报表叫做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需要及时的进行编制和处理的,他反映的是企业的某一个生产经营期间内的现金流量,那么现金流量表编制依据和方法是怎样的呢?

现金流量表编制依据和方法

现金流量表编制依据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编制准则》等,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编制依据: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编制准则》等相关规范和标准.

编制方法:

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对企业实际现金收入和支付的明细进行计算,来确定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具体的编制方法是将企业的实际现金收入和实际现金支付按照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分别列出,计算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变动额,最后将三个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变动额加总,得出企业的净现金流入或流出情况.

间接法:间接法则通过企业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数据,通过一系列调整和计算来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具体的编制方法是从企业的净利润开始,对各种非现金收支项目进行调整,得出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最后将三个活动的净现金流量变动额加总,得出企业的净现金流入或流出情况.

现金流量表编制依据和方法

现金流量表简介

1、现金流量表是一种财务报表,用于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现金流量表是衡量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和偿债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估企业价值和风险的重要依据.

2、现金流量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期初现金余额和期末现金余额等.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销售收入、采购成本、工资支出等.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购买固定资产、出售股权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企业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发行债券、支付股息等.总之,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偿债能力,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详细介绍了现金流量表编制依据和方法是怎样的,也介绍了现金流量表简介.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应该是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编制准则,编制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现金流量表是一种反映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流出状况的报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可以发下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方法吗,每项内容的编制依据

    您好,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依据是?

    您好,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2B(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2B(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2B(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2B(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2B利息支出%2B长期借款利息%2B在建工程利息%2B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2B(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2B(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2B(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2B(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2B(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2B(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2B(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2B(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2B(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2B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2B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2B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2B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2B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2B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2B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2B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2B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2B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2B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2B17%)%2B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2B(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B(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B(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2B补贴收入%2B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2B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2B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2B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2B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B2)-(4%2B5%2B6%2B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2B(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2B17%)%2B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2B(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2B(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B(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2B“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2B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2B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2B“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2B“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2B“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2B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2B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2B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2B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2B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汇对损益 

  •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根据什么编制的,原始数据依据什么产生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现金流量表应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动的实际状况来编制。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化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 现金流量表编制,根据什么编制,方法步骤?

    现金流量表包括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编表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从补充资料“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编起。 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不含定期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即满足四个特定条件的短期投资)。在目前企业中,一般都没有定期存款和现金等价物。所以从资产负债表上找到货币资金期末数和期初数,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第二步,再到正表上填写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这三大项,一般企业这三块业务活动相对较少,这方面的数据也易取得。 投资活动是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购建和处置以及对外投资的投出和收回。与投资活动有关的会计科目主要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筹资活动主要是接受现金投资,分出现金股利;向金融机构举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发行债券及其还本付息等。与筹资活动有关的会计科目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实收资本、财务费用等。 第三步,上面的工作做好后,现在可以推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了。根据公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E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可倒推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因为前两步的工作较简单,不易出错,推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应也就很准确。 第四步,现在先不忙着去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中各明细项目,而要先去填后面补充资料中从净利润开始推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那部分,目的是为了验证前面推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正确性。这一步很重要,不能放到最后做。这也是此编制方法的灵魂和精华所在,是此编制方法正确性的强力保证。 将净利润调节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要明确调整的原理才能正确调整。这里简单说一下。由净利润调节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第一步先要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利润,这个环节的调整目的就是扣除净利润中的所有非经营性损益(如投资收益等),而不必考虑该损益是否已经收付。第二步将经营活动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即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经营活动利润调整为符合收付实现制的利润,也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此部分多数项目均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上直接抄取或分析计算得出,如净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待摊费用减少、预提费用的增加、存货的减少等等。 检查由净利润开始推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先检查经营性应收项目以及经营性应付项目,即检查应收项目和应付项目中是否有非经营性业务;再检查存货的增减变动是否有非经营性购入和领用,如在建工程领用;若还不正确,还要检查前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计算是否有误。若正确,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就已完成大半。 此部分注意事项:当财务费用和预得费用同时存在时:只能在财务费用与预提费用增加这两个项目中选择一个项目进行调整。 当坏帐准备和应收帐款均有变化时:由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是按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计提的坏账准备不能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故应选择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作为调整项目更为快捷。其他有同时变动的项目均参照上述思路处理。 第五步,最后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部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上的公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入本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本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本期的预收账款本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本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计算得出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小计后再推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小计。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各项税费均可从帐簿上查出填上。最后推算出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推算出后亦可用《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上的公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支付前期的应付账款本期支付前期的应付票据本期预付的账款本期因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核对一下。若不一致,先检查经营性现金流量支出部分各项目填列是否正确,再检查经营性现金流量收入部分填列是否正确。这步验证同前面第四步中的验证一起保证了此编制方法的正确性。

  • 老师,请教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流程,简单的编制方法谢谢

    你好,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增加就增加减少就减少,筹资活动来源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投资活动来源长期资产,经营活动有两种编制方法,就是收到现金就增加,这是直接法,间接法编制,资产的增加要减少,负债的增加要增加,以净利润为起点,最终计算总的现金流。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