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计税收到代收代付水电费专用发票如何进行抵扣?

2018-04-16 17:54 来源:网友分享
3923
简易计税收到代收代付水电费专用发票该怎么抵扣呢,小编认为,可以视同销售做账,其具体的账务处理可以参考本篇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简易计税收到代收代付水电费专用发票如何进行抵扣?

答: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特殊规定外,简易征收项目(含“营改增”简易征收项目)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开票纳税人可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只要你将成本中用于简易项目和适用税率分开核算,适用税率部分的成本取得专用发票认证通过后均可以抵扣。

因此,简易计税收到代收代付水电费专用发票是可以抵扣的。

简易计税收到代收代付水电费专用发票如何进行抵扣?

就要按视同销售做账,代收代缴水电费收款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代收水电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其他业务支出——代收水电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看完了上述的分析,关于简易计税收到代收代付水电费专用发票的抵扣情形,您现在知道怎么做了吗?想要学习更多会计知识,赶紧关注会计学堂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请问,我司是一般纳税,现收到房租专票税率为5%,代收水费专票税率为3%,进项是否可以抵扣,听说简易计税的进项不可抵扣,这两种发票是不是属于简易计税的进项呢?谢谢!

    有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吗,看来是我在网上看的理解错了

  • 物业公司代收代付电费,代收和代付时会计分录是如何做的?代收时计销项税吗,月末得到电力局开的专票我们可以进项税抵扣吗?

    你好是自己开电的发票 吗?你要是开发票要确认收入和销项 电业局给你开的发票你是一般纳税人 进项 可以抵扣

  • 请问建筑业简易征收项目收到的个人独资企业到税务局代开的专票,是一定不能抵扣的吧?只要是简易征收,就不能进行任何进项发票的抵扣,对吧?谢谢

    简易征收的不能用专票抵扣的

  • 你好,我是一般纳税人,物业公司,代收代缴的水费属于简易征收,那么我拿到的进项水费发票可以抵扣税款吗

    代收代缴的水费属于简易征收,那么拿到的进项水费发票 ,不可以抵扣税款

  • 物业企业水费简易征收会计分录怎么写?是代收代付一部分是自用,一部分是代收代付供水局,分录不知道怎么写,数据也不知道怎么确定尤其是涉及到增值税进项和简易征收的分录如何做?数据如何确定、打个比方收到用户10万元,价格是6元一方,付供水局12万水费,专票上税额是3%的,金额3万元,价格是4.5一方。分录如何写?

    您好,麻烦您参考以下内容进行账务处理,谢谢。 营改增后,许多纳税人在账务处理过程中都会疑惑,差额征税政策下,差额扣除的部分到底是增加收入还是减少成本呢?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账务处理实例。   【案例】某一般纳税人旅游公司共收取价款106万元,其中扣除项目63.6万元,税率6%,不考虑其他因素。   假设根据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该旅游公司采取“差额开票”方式,含税金额106万元,增值税额=(106-63.6)÷(1+6%)×6%=2.4万元,不含税金额=106-2.4=103.6万元。受票方只能抵扣差额征税后的2.4万元。以下两种账务处理方式:   一、差额扣除部分抵减成本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 》(财会〔2012〕13号,以下简称13号文件)对于差额征税账务处理的规定:   对于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用于记录该企业因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说明,小规模纳税人只是用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代替,此略。   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63.6   贷:应付账款等  63.6   借: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  3.6   贷:主营业务成本  3.6   借:银行存款等  106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二、差额扣除部分增加收入   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63.6   贷:应付账款等  63.6   借:银行存款等  106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3.6   贷: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4   三、分析   两种方式比较:   第一种:成本60,收入100,利润40,销项税额6,抵减税额3.6,应纳税额2.4;   第二种:成本63.6,收入103.6,利润40,销项税额2.4,应纳税额2.4;   哪一种是真实反映业务实质的?分析如下:   统算:收取款项106万元,缴纳增值税2.4万元,剩余金额为106-2.4=103.6万元。发票上也显示不含税金额为103.6万元。   从该角度出发,似乎应确认收入103.6万元和销项税额2.4万元。但是从增值税销售额的实质含义角度出发,则不然。   增值税的销售额是价税分离体系,比如采购含税金额为63.6万元,取得专票,其中的“价”=63.6÷(1+6%)=60万元, “税”=60×6%=3.6万元。对于纳税人来讲,成本金额为60万元,因为税额3.6万元,用于抵扣销项税额,因此不能重复计入成本,这个大家都比较好 理解。   回到上例,该公司采购金额为63.6万元,其中的3.6万元部分用来抵减销项税额,实际上起到了一个进项税的作用,相同的道理,这里的3.6万元就不 能重复作为成本处理,因为其已经抵减了销项税额,我们不能认为抵扣销项税的进项税不作为成本,而抵减销项税额的部分就作为成本,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再看收入,销售额106万元,其中的“价”100万元,“税”6万元,即销项税额为6万元。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缴纳6万元增值税,但是因为有进项税或 抵减的税额3.6万元,只需缴纳2.4万元,但不能因为应纳税额是2.4万元,就确认销项税额2.4万元,收入103.6万元。   这里,很多纳税人被2.4万元的“销项税额”迷惑了。追根溯源,为什么会有差额征税政策?根本原因是增值税是“增值”的税,成本部分不能取得进项,就 成了全额缴纳增值税,而不是“增值”税。在征管形式上,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扣税凭证,不能用进项税的抵扣形式申报,所以采取了从销项税额中抵减的办 法,即以“抵减”的形式行“抵扣”之实。其实我们只要把“抵减”的3.6万元税额,改成“抵扣”的税额,其结果就非常明显了。   四、结论   因此,13号文件对于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规定,符合业务实质,准确的核算了相关成本收入等项目,对于差额征税的账务处理,应遵循其规定。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