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税降费新政策主要内容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列举出2017年的四个营改增“增效剂”。一是时间上的增效。2017年,四大行业推进营改增的时间比去年要多四个月,营改增的直接效应、外溢效应和长远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企业会更加充分适应新税制,减税红利会更加释放。
二是抵扣上的增效。全面实施营改增后,企业2016年新增不动产的抵扣,按规定已经抵扣了60%,2017年将要把剩余的40%结转过来继续抵扣。与此同时,企业2017年新增的不动产依然可以抵扣60%,企业的抵扣额将出现“二合一”的效果,税负水平将持续降低。
三是税制上的增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财税部门将统筹研究适当简并税率等问题。
四是政策上的增效。税务总局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继续密切跟踪营改增试点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二、减税降费新政策对企业有哪些利好?
财政部与国税总局近日发布《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这是中央政府再次向小微企业实实在在派出“礼包”。此次调整之前,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已经过3次扩围,据国税总局统计,仅至2016年末,全国就已有1100多万户小型微利企业享受到了所得税优惠政策,其累计减免税额已近600亿元。
而在今年两会后,李克强总理已连续5次部署减税降费工作,兑现“全年为企业减负万亿元”的承诺。6月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在今年已出台4批政策减税降费7180亿元的基础上,从今年7月1日起,再推出一批新的降费措施,预计每年可再减轻企业负担2830亿元,合计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万亿元。
通过大力度减税降费,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是近年来注重实施“定向调控”的成功范例。
一方面,从静态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利税,以及吸纳就业人数,已分别占到全部企业的60%、50%以及70%以上。再从动态来看,由于现代经济分工领域越来越细、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决定了小微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提供的发明专利与新产品开发比重,已快速提升至65%和80%以上,以“BAT”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创新型企业,都是从初创企业迅速成长为各自领域龙头企业的。
但在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存在诸多困难,其中有些是带有共性的,例如,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高风险性与银行放贷的审慎性原则显著冲突,因此,即使不存在政策性歧视的情况,中小微企业也必须面对市场自发选择所形成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障碍。
中国不完善的市场环境导致中小微企业经常处于更不利的地位。仍以融资环境而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割裂”状况使得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为突出。有资料显示,中国目前有80%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来开办和扩张,90%以上的初始资本来源于其主要的所有者、合伙发起人和家庭。中小企业在创业前5年中得到的贷款,只占银行贷款总额的1%。
上述两方面的相互矛盾,充分说明政府有必要通过适度扶持,为中小微企业尽心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而在所有可资利用的扶持小微企业手段中,减税降费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抓手,因为这种精准施力既能够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针对性地发挥“补短板”的作用,同时又能够避免政府不当介入微观运营,确保在统一开放的前提下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这也是为什么本届政府始终将减税降费作为调结构、促改革的“牛鼻子”紧抓不放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