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附相关计算公式

2018-10-11 10:00 来源:网友分享
2589
递延所得税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呢,对于递延所得税您到底是怎么理解的呢,或是您了解的有多少?对此,本篇文章从其定义,以及实际的操作,还有一个具体的例子俩分析,相信您看完了以下的内容对于递延所得税有一定的了解了。

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附相关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

其相关的计算公式可以这样表示: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简单来说,上市公司至少存在两套财务报表,一套给管理者以及相关股东看,以便真实反应公司的运营情况;一套给税务部门看,以便遵循税务部门的相关会计制度和准则。

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附相关计算公式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给股东看的财务报告所遵循的会计制度和所得税计算角度有很多差异,如会计制度把某项支出作为费用,而所得税计算角度不予承认这是一项费用或者在下期才承认这项费用。

而这种差异作为所得税费用计入当期利润表(这样就会影响利润表了,后面会具体分析),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计入一项资产或者负债叫做递延税资产或者递延税负债。

比如,假设公司每年的收入扣除罚款前的利润是100货币单位,每年的罚款是10货币单位,税率是30%,如果不予抵扣(永久性差异),那么第X年公司税后净收益为100-10-100*30%=60货币单位。

解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如果您想进行真题演练,可以考虑会计学堂的课程,里面有许多典型的习题,您可以试着练习。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递延所得税怎么计算?如何理解?

    你好,同学。 递延所得税就是会计和税法口径 的差异。 比如你一个设备100万,会计上你是按5年直线法折旧,折旧费用20万,税法上你100万一次折旧了。 那在会计上你计费用20万,税法上计费用100万,这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 80*255

  • 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别代表什么?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上已经入账但在税务上尚未入帐的一项收入而引起的负债,这项负债记入资产负债表。 递延所得税,在会计科目上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字面理解,递延,就是将所得税递延到后期了。所以,既然是递延,就是时间性差异。永久性差异是不会递延的,不交就不交,多交就多交了。 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和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   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的确认方法有两种: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不管企业采用核算方法,其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也就是应纳所得税额都是一样的.在应付税款法下,不确认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因此,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是一致.而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要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确认的影响,因此,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 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应交所得税确定下来了(纳税申报表汇算清缴算出数据),但是,里面的时间性差异如何在账面上体现呢?所以,就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调整,将理应归属于以后期间的所得税费用挪后,将应归属于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提前,所以,就有了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如何更好的理解

    你好,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

  • 净利润算法解析不理解,递延所得税公式不理解,应纳税所得额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自产) 3.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 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负债

    会计学堂 专注会计实操培训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对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为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