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分类固定资产
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核算要求以及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经济用途分类
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生产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指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等使用的房屋、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等.
按照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可以归类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之间,以及生产经营用各类固定资产之间的组成和变化情况,借以考核和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的利用情况,促使企业合理地配备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其效用.
2.综合分类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等综合分类,可把企业的固定资产划分为七大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指在经营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指过去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作为无形资产管理,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指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内,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由于企业的经营性质不同,经营规模各异,对固定资产的分类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实际工作中,企业大多采用综合分类的方法作为编制固定资产目录,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什么是会计上的重分类?
重分类指会计报表的重分类.它调表不调账,即不调整明细帐和总帐,只调整报表科目余额,具体说来,它根据会计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非总帐余额(净值)而定,当资产类往来会计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债权而是一种债务,应重新分类到负债类科目;反之,当负债类往来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一种债务而是一种债权,应重新分类到资产类科目中去.
如果不这样进行重分类而直接以总帐余额反映到会计报表当中,则不能反映资产负债的本来面目,甚至导致财务指标异常.比如,应收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收账款当中.
同理,应付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付账款当中.因此,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为重分类的对应科目.
如何重分类固定资产,会计学堂小编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核算要求以及不同的分类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以上三类,看完后还有其他的会计疑问吗?如果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其他的会计问题,欢迎和本网的老师在线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