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预收过多怎么办

2019-11-16 13:24 来源:网友分享
2563
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项目时,通常会采取预收的方式来收取款项.那么房地产企业预收过多怎么办?房地产企业预收款如何开票呢?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详细的回答.同时,为大家讲解相关的预收款怎样开具发票的问题,请阅读下文.

房地产企业预收过多怎么办

房地产开发企业预收帐款是指开发企业按照合同或协议规定向购房单位或个人预收的购房定金,以及代委托单位开发建设项目,按双方合同规定向委托单位预收的开发资金.房地产开发企业向购房单位或个人以及委托单位预收购房定金和开发建设资金,是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的一种筹资方式,同时,也是开发企业目前承担的主要流动负债.?[1]?

为了核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各项预收款项的增减变动情况,按照会计制度规定,需设置"预收帐款"科目.其结构是:当开发企业按照合同或者协议向购房单位或个人预收购房定金,向委托单位预收开发建设资金时,记入本科目的贷方当开发企业以预收的开发资金抵减应收的开发产品销售价款或代建工程结算价款时,以及退还多收的购房定金、代垫工程价款,记入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在贷方,反映预收的尚未结算的购房定金和代垫工程款.另外,该科目应按照预收帐款的种类及债权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房地产企业预收过多怎么办

房地产企业预收款如何开票?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商品房交付时开具发票并产生纳税义务.

以上规定的对比可以看出,房地产开发企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收付实现制"变为了"权责发生制".但由于购房人向有关单位办理银行及公积金按揭贷款、办理抵押登记、缴纳契税、申请购房补贴时均需提供发票,因此,房企需要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进行增值税发票开具和申报缴纳税款.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收到预收款时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答:1、向购房者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税率选择"零税率"开票,在发票备注栏单独备注"预收款".开票金额为实际收到的预收款全款,待下个月申报期内通过《增值税预缴税款表》进行申报并按照规定预缴增值税.在申报当期增值税时,不再将已经预缴税款的预收款通过申报表进行体现,将来正式确认收入开具不动产销售发票时也不再进行红字冲回.

2、向购房者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税率填写3%的预征率,并按照预征率预缴税款,待正式交易完成时,对收取预收款时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予以冲红,同时开具全额增值税发票,按照相关适用税率或征收率补征税款.

关于房地产企业预收过多怎么办?房地产企业预收款如何开票的问题,上述文章根据相关的规定作出了详细的回答.并讲解了如何开票的问题.更多相关资讯尽在会计学堂.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股东分红要交什么税
    股东分红要交什么税?其实按照所得税相关条例的规定,作为股东享受分红也是需要依法缴纳所得税的,如果是个人身份股东享受分红的话,那么则是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如果是外籍身份的个人股东,那么分红的时候可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还有就是居民企业税后也还是你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关于股东分红纳税的相关资料都在下文中,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2-14 37
  • 固定资产原价指什么
    固定资产原价指什么?通常来说,企业固定资产原价一般指的就是企业在购买或者建造固定资产时候支付的金额,这个固定资产原价也是可以将其理解为企业资产的原始成本;在后期的计算折旧的时候可以按照固定资产原价来核算的,但是固定资产原价也是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来执行的,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相关的会计知识在下述文章中,对此内容有兴趣的学员们都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2-16 8
  • 什么是费用化支出
    什么是费用化支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所谓的费用化支出说的就是企业费用在发生的时候就已经被确认为费用的,这个费用在处理原则上则是可以按照配比原则进行计算的,具体的费用类型包含办公费用、员工薪酬、市场营销费用等等;更多关于企业费用化支出的其他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的话,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对你们理解肯定有所启发的。
    2025-02-22 3
  • 废品损失计入哪里
    废品损失计入哪里?通常来说,企业因为废品造成的损失,在会计实务中一般会有两种处理的办法,分别是将其计入成本类科目核算和计入到损益类科目核算的,这个则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的;但是按照小编老师多年的经验,小编老师认为应该是选择第一种会计处理办法来做账的,比如说将其计入到基本生产科目的废品损失科目核算的,更多关于废品损失入账的处理知识都在下文中,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2-22 2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