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发票超过360天应如何处理

2019-11-23 09:40 来源:网友分享
3385
发票在我们会计账务处理中是最重要的原始凭证,国家对于发票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比如进项发票要在360天内认证,过期了就不能认证抵扣了.但是有些会计人员因特殊原因而造成进项发票超过360天,那么要怎么处理呢?对此,会计学堂小编给您整理了具体的方法,详细内容如下.

进项发票超过360天应如何处理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营改增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1号、规定:

2017年7月1日及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认证期限为360日,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申请稽核比对期限为360日.

对取得的2017年6月30日前开具的增值税扣税凭证认证期限还为180天.

而如果进项发票如果超过认证期限了,就成了滞留票,是无法抵扣的.

没有抵扣,在纳税申报表中就不能填报留抵税额.

把这张发票的进项税金调出应缴增值税,计入设备维修成本中.

借:制造费用

贷: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

	 进项发票超过360天应如何处理

同时,只有符合政策规定的客观原因情形的,通过《管理办法》规定程序可申请逾期抵扣.以下是不可以抵扣的情形:

1、因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

2、增值税扣税凭证被盗、抢,或者因邮寄丢失、误递导致逾期;

3、有关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业务或者检查中,扣押增值税扣税凭证,纳税人不能正常履行申报义务,或者税务机关信息系统、网络故障,未能及时处理纳税人网上认证数据等导致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

4、买卖双方因经济纠纷,未能及时传递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纳税人变更纳税地点,注销旧户和重新办理税务登记的时间过长,导致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

5、由于企业办税人员伤亡、突发危重疾病或者擅自离职,未能办理交接手续,导致增值税扣税凭证逾期;

6、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

答:1.增值税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2.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小规模纳税人资格认定.

需符合以下条件: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看完了小编的上述分析,对于进项发票果超过认证期限,相信大家现在应该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了.小编还分析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更多会计方面的干货,尽在会计学堂官网!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什么是高适用税率
    什么是高适用税率?对于高适用税率的使用场景,这个需要特定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的,往往会和纳税人的收入类型、金额以及特定的税务有关;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高适用税率一般会在纳税人有高收入的情况、特定类型的收入以及不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这些情况下纳税人就需要采用高适用税率来计税的;相关的内容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希望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4-10 12
  • 什么凭证货款暂欠
    什么凭证货款暂欠?在财务领域中,所谓的凭证货款暂欠说的就是企业交易中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及时支付的账款,这个时候卖方则是会提供一个凭证,这个凭证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支付相关的账款,这个凭证就是凭证货款暂欠。而能够造成这种凭证的原因有很多种的,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介绍的,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的话,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对你们理解肯定有用的。
    2025-04-16 8
  • 假询证函有什么后果
    假询证函有什么后果?很多新手学员们对于这个概念不是很了解的,首先询证函一般指的就是审计单位为了获取到相关信息,而以被审计人的名义向被询证人发出的一种声明的,这种声明发出去后就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效力。因为如果有人造价询证函的后果一般会分为两种的,分别是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小编老师也将会在下述文章中对此造假询证函后果的内容进行介绍的,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4-18 8
  • 老板为什么要懂财务
    老板为什么要懂财务?通常来说,企业老板作为企业的掌舵人,需要了解企业方方面面的事情,其中财务数据就是老板非常重视的一个板块;所以老板肯定是多少懂一些财务方面的知识,才能更为有效的合规经营、才能让财务管理越来越规范,才能获取到真实的财务数据,对自己的决策有所依据;如果大家还想学习更多关于老板懂财务用途的相关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4-23 2
相关问题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