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款分期缴纳怎么缴纳

2020-06-06 08:14 来源:网友分享
1710
如果纳税有困难的,个税可以选择税款分期缴纳,如果需要享受这项政策的朋友,记得要去税务局申报,那么税款分期缴纳怎么缴纳呢?具体的回答会计学堂已经整理在下文了,还有税额如何计算,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学习资料.

税款分期缴纳怎么缴纳

考虑到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纳税人投资时并没有取得现金收入,缺少缴税所需现金,因此财税〔2015〕41号文件第三条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纳税人一次性缴税有困难的,可合理确定分期缴纳计划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后,自发生上述应税行为之日起不超过5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据此,纳税人可以合理确定分期缴纳计划以将纳税义务合理分摊到各年度,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第20号公告第八条的要求报送《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备案表》及其他相关资料.

如果纳税人选择在5个公历年度内分摊纳税义务,期间没有取得任何现金补价或转让股权的现金收入,则可选择按直线法分摊.

例:

某纳税人在2015年因某项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发生纳税义务100万元,则可以选择在2015~2019年度直线分摊,每年应履行纳税义务:100÷5=20(万元).

税款分期缴纳怎么缴纳

如何计算应分期缴纳的税款

第一种情形:在发生纳税义务的当年取得一次性现金补价或现金收入,例如上例中的纳税人在2015年取得现金补价40万元,应优先缴纳税款,未履行纳税义务在剩余期间按期分摊,2016~2019年应缴税款:(100-40)÷4=15(万元/年).

第二种情形:在发生纳税义务当年之后,分期缴纳税款期间取得一次性现金补价或现金收入,则应当在收到现金的当期缴纳税款,剩余部分在剩余期间分摊.例如,上例中的纳税人在2017年处置投资取得的部分股权,取得现金收入40万元,则2015年、2016年根据直线法计算,每年缴纳税款20万元,2017年缴纳40万元,则剩余2个年度应缴税款:(100-20×2-40)÷2=10(万元/年).

第三种情形:在分期缴纳税款期间,分多次取得现金补价或现金收入.则处理方式与第二种情形相同,但是可能需要多次在剩余期间重新分摊.例如,上例中的纳税人在2015年取得现金补价25万元,2017年处置投资取得的部分股权现金收入25万元,则2015年缴纳税款25万元后,剩余4个年度应缴税款:(100-25)÷4=18.75(万元/年).2017年缴纳税款25万元后,剩余2个年度应缴税款:(100-25-18.75-25)÷2=15.625(万元).

税款分期缴纳可以按年度,将税款分摊到每年缴纳,其中涉及到如何计算如何分摊的问题,一般我们采用直线法,详细的内容上文都讲解了,至此有关税款分期缴纳怎么缴纳会计学堂就说到这了.本站持续更新丰富的财会知识,欢迎关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折旧摊销是什么
    折旧摊销是什么?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折旧摊销其实是两个概念,分别是折旧和摊销处理;折旧一般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在折旧时的处理方式,而摊销则是针对企业无形资产摊销时候的处理方式。这两种处理方式虽然不同,但是彼此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关系的,小编老师也将会在下述文章中对此折旧和摊销的处理方式进行介绍,如果你们对此方面财务知识有兴趣,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
    2025-03-21 24
  • 财政包括什么科目
    财政包括什么科目?通常来说,作为财政单位的会计处理科目类型,小编老师认为应当也是需要根据财政单位会计的日常使用来划分,比如说财政收入科目、财政支出科目、财政管理科目以及财政风险科目,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科目等等;只不过这四种科目是财政会计处理中最为常见的几种科目,小编老师也会在下述文章中对此内容一一阐述的,有兴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
    2025-03-22 20
  • 金税三期在哪里扣款
    金税三期在哪里扣款?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金税三期其实就是企业用来核算企业税收的一种财务系统;企业纳税人在金三系统中提交申报纳税申请之后,如果是非零申报业务,那么则是可以通过缴款的功能进行处理的;同时会计人员一定要多加注意,在缴纳税款之后一定要留意是否缴款成功,如果失败来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的;更多关于金税三期纳税的操作内容都在这里,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
    2025-03-30 7
  • 代理费计入什么科目
    代理费计入什么科目?根据小编老师多年会计经验,针对企业发生的代理费用的账务处理,小编老师认为应当是需要根据发生代理费的场景来做账的;如果说代理费用和企业销售有关,可以计入到销售费用科目核算;如果是和企业采购有关,那么就选择原材料计入;如果你们对此代理费用做账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那么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对你们理解肯定有用的。
    2025-04-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