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订货量计算公式是一种把最为合理的订货量与最优的投资进货成本相结合的计算模型,其主要用于指导企业实施订货政策和控制存货投资。经济订货量计算公式因由德国经济学家威廉·赫伯特·安德森(Wilhelm Erberth Anderson)于1887年提出而得名,其核心在于要求在特定条件下,对于每一种商品都要确定一个“经济订货量”以供参考,以期达到最优的库存投资和最低的订货费用。
基于安德森的论文,经济订货量的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经济订货量 = (2 * 平均日需求量 * 平均滞留时间) + 平均安全库存量
其中,平均日需求量(D)是指每天的需求量,而平均滞留时间(L)代表货物达到加工厂后到货物到达销售地点的时间,或者入库货物后到货物被发货的时间,平均安全库存量(S)指保证未来需求所需要的库存,以便在供货条件受到扰乱时可以抵御某一种商品的紧张需求。
提出经济订货量的安德森势必在学术界一直受到肯定,他的思想不仅帮助企业实施有效的库存管理政策,还引起了学者们对供应链管理进行深入研究的讨论,在订货模型发展和仓储系统优化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经济订货量计算并不是一种完全科学的方法,因为它依赖于一系列估计参数和算法,而它们受业务环境、库存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把经济订货量计算作为一种参考工具,来进行订货量的估计和改进。
拓展知识:
除了安德森的经济订货量计算公式之外,还有一类应用于订货量计算的技术,也就是先行预测订货量(Prospective Ordering)。这种方法旨在把未来销售量和现有库存量考虑在内,以确定未来订货量。先行预测订货量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库存状态,从而更有效地让投资效果最大化。它是建立在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严格算法模型中,让企业能够有效管理订货量,并能够有效预测市场变化对订货量的影响,以便在短时间内及时作出灵活的订货决策和库存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