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分析法包括哪些?

2023-02-15 10:15 来源:网友分享
764
定性分析法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它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探究社会问题的本质特征,来帮助理解并解决社会问题。定性分析法可以采用多种数据收集调查方法,可以提高社会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定性分析法包括哪些?

定性分析法是一种研究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它是基于实证研究的观点和态度,它的目的是探究各种社会问题的本质特征本质。它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研究一种社会问题,以及它可以提供有关方法、过程和结果的信息。

定性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研究对象:首先,研究者要考虑自己研究的主题,选择一个主题和研究对象。

2、分析数据:其次,研究者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包括描述分析、分类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

3、分析结果:经过研究,研究者可以总结出各种可能情况,明确社会问题的本质特征,以及可以运用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4、结论:最后,研究者根据定性分析得出最后结论,对时常发生的问题进行综合总结,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定性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作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者,社会研究者应该学习和使用它,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拓展知识:定性分析法是一种方法论,它帮助我们发现社会中存在的关系和机制,并把握这些关系和机制的运作规律。它可以采用多种数据收集调查方法,如访谈、问卷调查、观察法、文件资料法等。它提供了一种提供实证分析的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提高社会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招待费属于什么费用
    招待费属于什么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企业的招待费用也是属于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支出费用,在会计实务中,针对企业招待费用的入账科目处理则是需要根据招待费用的具体使用用途和性质来定的,比如说用于业务招待使用的,可以选择通过业务招待费用科目核算;关于招待费用的其他介绍资料已经整理好给你们,也希望你们都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进行学习。
    2025-02-15 6
  • 为什么要确认收入
    为什么要确认收入?在企业经营业务中,很多会计学员对于收入的确定标准不是很清楚的;其实,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经验,企业在确定收入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合同履约义务之后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的时候;而对于客户取得商品控制权或者取得服务结束的时候,就是可以确认收入的;关于企业确认收入的相关介绍资料都在下述文章中,有兴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肯定有所帮助的。
    2025-02-17 4
  • 非财政补助什么意思
    非财政补助什么意思?很简单的,所谓的非财政补助的账款,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解读就是企业那些来源非政府提供的账款,这类补助账款会出现在很多的地方,比如说企业自身的盈利部分,企业市场融资以及投资者资金等等;小编老师认为,非财政补助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的推动企业冯家自主化运营的。更多关于非财政补助定义的相关定义知识都在下文中,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2-21 2
相关问题
  • 老师 在审计中 实质性分析程序 和 分析程序 是一个概念吗? 实质性分析程序包括哪些? 分析程序包括哪些?

    你好 分析程序和实质性分析程序区别:分析程序是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实质性分析程序从技术特征上仍然是分析程序,主要是通过研究数据间关系评价信息,只是将该技术方法用作实质性程序,即用以识别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及相关认定是否存在错报。分析程序既可用作风险评估程序和实质性程序,也可用于对财务报表的总体复核。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

  • 历史资料分析法包括哪些

    历史分析法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混合分析。下面那道题用比如我100块钱,然后分别是2个小时个三个小时,那么肯定是100/2=50肯定选择单位产量效益更高的那个

  • 财务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哪些分析方法

    比例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等

  • 本量利分析方法通常包括哪些

    本量利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成本-体积-利润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该方法用于分析企业在不同销售量和价格条件下的成本、收入和利润关系。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销售量和价格水平下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销售收入和利润,帮助企业了解在何种销售条件下可以达到盈亏平衡点以及盈利水平。

  • 审计学中分析性程序包括哪些基本步骤

    分析性复核程序: 1.概念:是CPA对被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2.目的: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审计程序),可获取2类审计证据(环境证据和书面证据),主要与总体合理性的审计目标相关。 3.通过分析性复核程序,发现异常变动项目: (1) 重新考虑其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是否合适; (2) 必要时,应追加适当的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 4.分析性复核程序常用的3种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2) 比率分析法 (3) 趋势分析法 5.分析性复核程序在计划审计工作的八个步骤中处于第二步。 6.在会计报表审计中,分析性复核程序的3种用途: (1) 计划阶段: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范围(必做) (2) 实施阶段: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收集与帐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任意) (3) 报告阶段:用于对被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最后的复核 7.在实施阶段,CPA将分析性复核程序直接作为实测时,应当考虑的7因素: (1) 分析的目标 (2) 分析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3) 被审单位业务性质及相关信息的可分解程度 (4) 信息的相关性 (5)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