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对资产出现价值下降的一种预防措施,是企业在资产发生价值下降的情况下计提的准备支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本质是预计损失和预先做出了应急处理措施,但是它在会计上直接改变了某些资产的会计价值,类似于减少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账户的净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是根据资产预期未来可以获得的现金流量进行估算,从估算中可以得出资产的减值金额。
2、认可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企业根据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报表调整,调整后的报表会反应资产的实际价值。
3、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按照企业财务政策和会计准则,在当期即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记入费用类科目。
4、记录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账簿中记录资产减值准备,并定期核实保持资产减值准备的准确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是企业准备以防损失,又能够体现资产实际价值,可以有效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负债风险。但是计提资产减值的时间,减值的方式等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需要对企业资产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确保准确性和合理性。
拓展知识:
资产减值准备尽管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和财务指标,但是在资产减值准备分析中,除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外,还应该考虑资产的恢复价值,资产恢复价值也是资产减值准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资产恢复价值是指资产在被减值后,该资产的预期的恢复性价值。当资产的实际价值高于其净书面价值时,如果认为净书面价值趋于该资产实际价值,企业可以计提资产恢复价值准备,用于补充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