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包括哪些" alt="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包括哪些"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包括原材料、消耗品、库存商品、在制品、商品和交付货物。原材料指原材料、半成品、余料和其他投入的金钱、物品和劳务。消耗品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固定不可回收的物质和能源,对完成产品要求不太高,价值不大,一次性投入使用即可,数量与产品数量成正比,如煤炭、油料、化肥、农药等。库存商品是指已经完成生产的商品,可以拿来出售的,但尚未被客户订购的商品。在制品是指经过投入劳动尚未完成生产,也就是说已经花费部分成本,但是还未能得到收入的未完成产品,如余下的半成品、在制品。商品是提供给顾客的商品,这些商品处于发货运输过程中,但尚未收到付款,仍然属于账面存货。最后,交付货物是指已完成交付到客户处但尚未被付款的货物。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是对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会受到外部投资者和银行家的关注。由于其拥有可转换成现金的特点,又是记录企业存货投入成本的重要考核标准。同时,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也被用作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因为可以衡量其在商品销售或服务提供方面的表现。
此外,企业应根据其存货和有效投资的实际状况来进行经营决策,包括投资新设备的决定、调整产品组合以及监控库存水平。只有合理地管理存货,才能有效减少投资,提高企业效益,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销售额的目的。
拓展知识:存货管理是企业有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平衡存货投入与营业收入的关系,同时兼顾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应用良好的存货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库存水平,降低存货投资,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从而获取较好的利润。存货管理包括存货报废管理、存货盘点管理、库存控制管理、存货计划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