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对比?" alt="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对比?"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是会计中常见的概念,两者都是会计账户贷项,都是用来缓解因长期投资而产生的高额税前利益,从而促进企业财务健康。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实物价值逐步转为经济流动价值的过程,是企业将固定资产从购入时开始,按一定时期计提折旧,按一定比例转化为费用等效减少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企业可以在利润表中计提折旧金额,计提折旧是企业投资成本的分摊,具有合理税前利益的作用。
无形资产摊销是指将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在一定时期内从购买时分摊出去的过程,是企业按无形资产使用的剩余有效期,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摊销金额可以计入利润表中,摊销金额进而从税前收入中减去,有利于降低企业产生税前利润。
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相似,都是用来缓解因投资而产生的税前利益,但有一些差别:固定资产折旧指的是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逐步从实物价值转为经济流动价值的过程,而无形资产摊销仅仅是指从投资价值中分摊,而不是将其价值转化为经济流动价值。
此外,在计提折旧摊销时,固定资产折旧大多按年折旧,而无形资产摊销则可以按年摊销也可以按季度摊销,取决于具体财务状况,无形资产摊销比固定资产折旧更加灵活,更加细化。
拓展知识:分类折旧是指在折旧计算中,将有相同的特征和特性的资产设备组合到一起,按一定的折旧办法并行计提折旧。根据资产的使用功能,将资产分组,各资产组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不同。分类折旧作为企业折旧的手段,可以准确反映企业资产折旧的真实成本,有利于企业资产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