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经济学中常见的两种折衷主义的体系,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在于他们的认识和理解的费用和效用的来源,以及这些来源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基数效用论是指首先分析个体在拥有特定商品时的效用状况,然后把效用状况以某种形式与商品数量关联,以此来考察经济决策。这种理论认为,效用来源于获得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实际收益,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获取收益的机制和方式,有助于设计更为合理的经济决策。
而序数效用论则是先分析个体与相关商品之间的效用状况,然后根据效用变化而调整对该商品的购买量。这种理论认为,效用源于个体态度多样性,因而不能单纯地从实际收益的角度来考虑经济决策,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个人社会经验、价值观念以及个人主观认知能力等。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某种意义上是相关的,它们都是从经济行为者的角度研究经济决策的理论,都以折衷的态度来探讨费用与效用之间的关系。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基数效用论主要考虑的是实际收益,而序数效用论则重视个体多样性,这样就形成了更为完整的经济决策模型。
拓展知识:消费者的折衷决策模型也是对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结合,该模型认为,消费者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应考虑实际收益和个人偏好等多种因素,最终形成最优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