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是指所有拥有者对物质财产、精神财产或社会资源的权利,也指对拥有者来说可以自主维护、拥有、使用、转让或处分等财产或社会财产的权利。它主要包括企业财产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也包括社会资源的海洋资源、商业秘密等的产权。
产权的来源是指从何处而来的权利,并不能指明产权的范围和性质,也不能指明它的责任范围。正常情况下,产权的来源可以概括为法定来源、契约来源、具有财产成分的结构性争议、成果来源以及替代权利来源。
法定来源是指公民或法人经由法律获得定量财产效力的权利,例如政府行政权利、承包权利、抵押权利等。契约来源则是指受合同约束的交易行为,使一方成为财产的拥有者,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合同或协议,来源是由当事人协商出来的。具有财产成分的结构性争议财产来源是指同一件事物的各自拥有者,其享有财产权利,也就是一人对物权可以拆分,令多个人享有财产权。成果来源是指财产关系由另一项权利产生,比如,侵权行为即可产生误工费和精神抚慰金。而替代权利来源是指财产关系由另一项权利取代成立,比如遗赠、抵押,质押,权利转让等。
拓展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指政府为了使产权的保护有序、适时、有效,可以通过国家立法、行政法规、司法裁判等方式来实施,进而维护产权的保护,保障个体或企业的合法权利,实现其科学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维护产权人的利益,尊重产权人的权利,维护正当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