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加值法是一种政府管理和评估政策的技术,用于计算政策的经济价值。它的主要思想是,以政府政策对社会总经济增加值(Economic Increase Value,EIV)为衡量标准,以评估一个政策对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福祉的效果。经济增加值法将政策的经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定量的数字和财务回报上,而且也体现在社会财富的变化,即实施政策产生的社会效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增加值主要包括财政增加值(Fiscal Increase Value,FIV)、社会增加值(Social Increase Value,SIV)、经济发展增加值(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e Value,EDV)等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将政策实施后产生的增加价值全部折算为货币价值。特别是FIV和SIV是经济增加值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政策实施可以创造出的经济价值。
经济增加值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政府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确定政策的价值,给出政策的利益评估报告,从而为政策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由于经济增加值法考虑了政策的时间贴现和风险贴现造成的影响,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政策的投资回报,从而为政策投资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拓展知识:
此外,经济增加值法与其他类似政策评估方法,如投入产出分析法,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经济增加值法特别强调政策的定量评估,关注政策的时间贴现和风险贴现,以及政策的效果评估。而投入产出分析法则关注的是政策的微观效应,如政策对社会福利的连锁反应,以及政策的价值与使用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