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有哪些方法" alt="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有哪些方法"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1) 平均摊销法:按照固定资产购置价值的基本金额以及有效使用年限,将折旧摊销的原则,采用一定的固定额度,用均匀标准把该资产的价值摊销到每个期间中,使其成本经济折旧,可分得的税前经济利益、税后经济利益均最大化。
2) 双倍余额递减法:根据固定资产在使用期间的实际价值变化,结合它的使用寿命,把固定资产购置价值的一半计入本年度的折旧额,并以余额为基础,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减,使之折旧费用逐渐趋近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的变动。三个它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有共同特点的折旧方法有:年数总和法, 变动倍数递减法和改良摊销法。
3) 摊销法:按照设备购置价格的负值,采用一定的折旧率把其划分为多个期间,每个期间按相等的比例进行折旧,使使用期间内的折旧费用趋于平衡,达到固定资产的成本分摊合理化的目标。
4) 加速折旧法:采用加速度原则,即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前期,将其折旧到使用价值变化较大的位置,而在后期将其折旧额进行减速,使其刚好能把固定资产的价值变换结束,使之成本最大限度的被分摊到每个期间。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平均摊销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摊销法和加速折旧法。拓展知识: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投入使用时,把固定资产的经济价值按月或年折旧到使用期满后归零的过程。折旧的目的是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避免其使用期满后的价值突然归零,因而需要实施固定资产折旧。